太清二年(548年)九月,侯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召募军士,强行将百姓子女“悉以配将卒”,寿春城乡是哀号声一片。

  军队从寿春出发了,但侯景对外宣称是“游猎”,他的军队是人不知鬼不觉地向建康城靠近。

  朱异仍然在安慰皇上萧衍,认为侯景没有过长江的打算。

  但侯景率领八千兵力、带着数百匹战马,从采石矶顺利过江了。

  在梁朝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驻守京口(今镇江)的萧正德内应下,于冬十月,占领了建康城水道交通要冲朱雀航,攻破了朱雀门,开始“百道攻城”,向皇城、宫城发起猛攻。

  侯景的军队持火烧大司马门、东华门、西华门、士林馆、太府寺。萧梁王朝灭顶之灾已经到来,建康城成了侯景的屠宰场。

  更为匪夷所思的是,东宫台殿及其数百橱图书古籍,也被后来成为梁简文帝的太子萧纲在抵御侯景军队时,于夜间烧毁。

  在拿下朱雀航的时候,侯景曾派使者给梁武帝萧衍送话,要求带甲入朝,除掉君侧之恶人。梁武帝还派人到板桥去慰问了侯景。

  梁朝官员问侯景:“你的这种大动干戈举动,目的是什么?”

  侯景很干脆地回答:“欲为帝也!”他要当皇帝!

  这一年的十一月,侯景在太极殿前设坛,刑杀白马一匹,以祭祀上古战神蚩尤。接着,立萧正德为天子,改年号“正平”,把梁武帝萧衍搁在了一边。

  侯景自封为相国、天柱将军,并娶萧正德女儿为妻。又将城中富室豪家子女妻妾,全部充入军营为性奴。

  在攻打东府城得手后,侯景让数千名士兵持长刀夹城门,悉数驱赶城内文武官员,强迫他们裸身而出,然后再在城门口附近将他们残忍杀死,梁朝官员有三千多人遇难。

  侯景纵兵杀掠,致使建康城尸体纵横,道路堵塞。

  由于双方交战不断,台城内百姓许进不许出,久围之下,粮食断绝。

  太子萧纲亲自到御厨找吃的,“仅有一肉之膳”而已。

  守城军士饥饿难忍,只好“煮弩、熏鼠、捕雀食之”,皇官殿堂前原来有许多鸽群聚集,这时都成了军士口中美味。

  大量马匹在殿、省建筑间,被军人屠杀,杂以人肉相卖,食者必病。

  侯景又对大梁守军的水源下毒,致使梁兵普遍出现浮肿病现象。

  侯景的军队也同样面临粮食短缺问题,他们就不断纵兵抢掠居民。当时大米一斛达数十万钱,“人相食者十五六”;加之瘟疫疾病大起,建康城中,“死者太半”。

  到了十二月,萧梁王朝的官兵出现向侯景投降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其中有一位材官将军、名叫宋嶷的人,他向侯景投降,还向侯景献计:引玄武湖水灌台城。侯景听取了他的建议,用大水灌城,致使台城水起数尺,阙前御街并为洪波淹没。侯景又将玄武湖南岸的居民房屋寺庙全部烧尽。那时的玄武湖还没有被后来明代才有的城墙所阻隔,其南岸差不多要到今天南京珠江路一带了。

  太清三年(549年)二月,侯景见台城久攻不小,略施缓兵之计,派使者与萧梁王朝假谈判、以求和,许诺“以河南自效”“割江右四州地”给大梁。

  梁武帝萧衍开始还对太子萧纲说,侯景这个贼是“凶逆多诈”,甚至发出“和不如死”的强硬指令。但在勤王之师久久不至、侯景又让自己的左丞相王伟入城作人质的情况下,大梁竟然同意与侯景停战,结城下之盟。

  双方在西华门外设坛,刑牲歃血,各派代表登坛。只见大梁盟誓代表、右卫将军柳津在西华门下,与走出驻军栅门的侯景“遥相对”施礼。

  这种场面,今日想来,也觉十分滑稽可笑。

  侯景利用停战和谈之间隙,趁机把东城的大米运到石头城下,他的军队一下子粮食充足了。但他的兵力仍然包围皇城所在地台城,不解围不撤退,不承诺前面订立的城下之盟。因为他已经知道,大梁援军是“号令不一,终无勤王之效”。

  奸计既成,侯景开始为自己洗脱罪名,来一个恶人先告状,向社会声讨梁武帝有“十失”即十宗罪状,开始与梁王朝打舆论战。同时,举全力“百道攻城,昼夜不息”。大梁王朝,处于被动挨打、被侯景任意拿捏的凶境之中。

  束有春2025年8月24日于金陵四合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