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东魏丞相高澄派兵追杀叛逃的侯景,经过几场战斗,侯景的叛军被东魏军队杀得只剩“马步八百人”。侯景死里逃生,进入寿阳(今安徽寿县)苟延残喘,重整旗鼓,同时派人向大梁皇帝禀报自己败绩,要求贬削官职。
梁武帝萧衍大仁大义,“优诏不许”,还增授侯景南豫州刺史一职。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东魏派使者来向梁朝“更申和睦”,要求和亲。
梁武帝萧衍竟然也听信了朱异等人的话,加之他又有信佛“息兵”想法,就又接受了东魏高澄的外交示好,派建康令谢挺、通直郎徐陵北上,与东魏结和通好。
侯景对此十分不满,他致书朱异,辞意恳切,希望大梁不要与东魏结盟,因为他侯景就是与高澄不和才选择投奔你大梁的。
但朱异不予理睬,只说是皇帝萧衍的敕旨。
侯景不信梁武帝萧衍会办这样的糊涂事,就又伪造一份东魏书信,谎称用已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明来换侯景,以此试探梁朝是不是真心接纳他侯景。
梁武帝竟然也听信朱异等人的建议,同意了“东魏”的条件,还回信说:“贞阳侯旦至,侯景夕返”。
侯景终于通过欺骗手段,套出了梁朝皇帝的险恶用心,肺都气炸了。他对左右说:“我知吴儿老公薄心肠”。这里的“吴儿老公”就是指的梁武帝萧衍,“老公”即“老翁”,“吴儿”是对江南吴地人的蔑称。
侯景继续试探梁武帝,向他提出要娶当朝王、谢大户人家的女儿为妻。
梁武帝回话说不行:“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南史·贼臣列传》)意思是说,王、谢门第高,你侯景不够资格娶他们的女子作配偶,但可以娶朱姓、张姓以下的女子为妻。
也正是侯景的这次婚姻请求和梁武帝的回答,极大地抬升了王、谢两个世家大族的地位名望,“王、谢”二姓从此并列名世,梁武帝的广告效应,使“王谢”一词流传千古。
侯景见娶王、谢女子为妻的请求被拒绝,愤恨地发誓说:“会将吴儿女以配奴!”他坚信自己,一定会娶到吴地女子为妻。胡人莽汉垂青于江南女子,侯景是其中一人。
八月,侯景以“清君侧”名义,在豫州城内集合将士,登坛歃血,起兵造反,向梁朝都城建康进军发难,声称要“带甲入朝”。
史载,“是日,地大震”。天人感应明显。侯景知道,临贺王萧正德对朝廷一直有“怨望”情绪,他就暗中结盟,由萧正德来作为内应。
老百姓听说胡人出生的侯景军队要打过来了,纷纷争相逃入建康城中避难,总以为在都城中会更加保险。
梁朝的士大夫们几十年不见兵器,柔弱不堪,闻变后,又是惶惶不可终日。
梁武帝萧衍听说侯景要攻打京城建康,笑着对左右说:“是何能为,吾以折箠笞之。”梁武帝根本不把侯景放眼里,认为侯景没有什么本领,他还要用鞭子来抽打侯景呢。同时下令,只要斩杀侯景,不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奖赏都是封二千户和一个州的刺史。
殊不知,建康城的灾难即将来临,萧梁王朝的蒙难之日也正在来临,侯景这匹恶狼,正由梁武帝萧衍招惹而来。
束有春2025年8月23日于金陵四合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