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当人们厌倦了谎言与羞辱,观念的变迁如何驱动韩国的制度变迁 韩国人的民主真的是他们用几代人的血与泪争取来的。正因为韩国的民主运动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渗透和扩散的过程,从转型的人心基础来说,韩国的转型是特别“扎实”的,因为几乎家家、人人都有所参与,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新生民主制的“原始股东”,它不仅仅属于某个阶层、某个政党或者一小批革命义士。 寰宇视野 2022年06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1005 浏览
伊朗:纠结的强国梦 现如今,抛开伊朗国内保守派和改革派的较量不谈,伊朗体制在外部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伊朗的这种强国模式能否走得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和以色列是否对伊朗动武。看一眼现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如果伊朗又一次卷入战争,强国之梦或许真的是遥遥无期了。 寰宇视野 2021年12月03日 1 点赞 0 评论 724 浏览
肖志夫:美国的“唱衰文化” 有学者认为,美国被低估并不是一种偶然,主要因为美国的“唱衰文化”。很多人忽略了一点,美国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喜欢唱衰自己的国家,从建立国家开始,美国舆论就开始唱衰自己的国家。美国的“唱衰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误导性。 寰宇视野 2021年11月29日 5 点赞 0 评论 739 浏览
马国川:日本为何能疯狂地自我毁灭,又迅猛地绝地重生? 与中国一样,日本这个东亚岛国自从打开国门之后,也进入了惊涛骇浪的现代化大转型。这一路百折千回,走得好辛苦,既有过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荣光,也有过沦为被占领国的至暗时刻。那么,它是什么时候才顺利穿过“历史的三峡”的呢? 寰宇视野 2021年11月22日 2 点赞 0 评论 429 浏览
“中国是头号敌人”?万字报告披露印度挑衅的真实意图 中印冲突和莫迪政府对华示强外交存在两个背景:印中关系中原有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印国内政治生态的右倾色彩。此次冲突再次表明,两国现行的互动机制正面临效能衰减,难以平稳处理两国复杂关系。如果要重启两国关系,必须对当前互动结构进行重构。 寰宇视野 2021年11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536 浏览
袁南生:人才竞争关乎大国兴衰,印度知识分子的四大鲜明特点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既要看到中印、中外知识分子的异同,也要看到中印、中外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竞争,更要看到在人才方面的竞争。作为知识分子,要发挥好社会公民的作用,“留得清白在人间”;发挥好社会良知的作用,“我为人民鼓与呼”;发挥好社会引擎的作用,“各领风骚数十年”。 寰宇视野 2021年10月15日 1 点赞 0 评论 962 浏览
叶永烈:爱面子的国家——朝鲜见闻 原来,朝鲜作出种种“不准摄影”的规定,其实是不准拍摄“不好的一面”。我百思不解,不明白为什么不准拍摄平壤火车站,此时才明白其中的原因:不是平壤火车站不漂亮,而是进进出出平壤的普通百姓太多,其中不乏衣衫不整者、面黄肌瘦者,生怕让外国人拍摄“不好的一面”! 寰宇视野 2021年09月10日 4 点赞 0 评论 946 浏览
朱维毅: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危险的是集体狂热 在社会层面,德国人对二战历史的正视和总结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和传统。没有标语口号的彰显,没有官方的压力和引导,没有丝毫做秀的意味,一切自然而生。用我的一个德国朋友的话来说:“不认识历史的人没有未来。” 寰宇视野 2022年06月16日 0 点赞 0 评论 90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