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刘邦“如厕”逃离“鸿门宴”,怀王“如约”最终引来项羽杀生之祸

  由于项羽在打败秦将章邯后,自号“雍王”,其愿望是要“王关中”,当关中的老大。如果真是这样,项羽到来,刘邦就不可能拥有关中了。刘邦听取属下建议,迅即派兵把守函谷关,力图阻挡此时号称拥兵百万(实际只有四十万)的项羽入关抢“桃子”。

  听说刘邦已定关中,并且把关门紧密,项羽大怒,派黥布攻破函谷关,将军队驻扎到戏下这个地方。

  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毋伤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当关中王,令秦王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曹毋伤出卖刘邦,希望得到项羽封侯。结果在“鸿门宴”上,项羽又把此事告诉了刘邦,所以刘邦从鸿门宴回来后,二话不说,就把曹毋伤给弄死了。项羽有勇无脑,出卖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由此可见。

  再说此时的刘邦兵力也只有十万(号称二十万),显然“力不敌”项羽。后在项羽的季父、左尹、张良好友项伯来回传话撮合下,在张良、樊哙等人的帮助策划下,项羽打消了对刘邦的怀疑。

  项伯作为项羽的父辈,利用夜晚来见好友张良,让他赶快离开刘邦,因为项羽要开始对刘邦展开强烈军事行动了,不要白白送死。谁知张良不愿离开刘邦,认为在这危难关头,“亡去不义”。他还把项伯引荐给刘邦。刘邦视项伯为兄长,双方还结成儿女亲家。

  项伯所为,是在泄露项羽的军事秘密。在连夜赶回后,又向项羽转达刘邦的话,从而使项羽相信:刘邦入关,是“秋豪无所敢取,籍吏民,封府库”,一心在等待他项羽的到来;刘邦之所以严守函谷关,也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贼入关;刘邦日夜盼望项羽到来,怎么可能反叛项羽呢。

  项伯继续劝说侄子项羽:“沛公不先破关中兵,你能顺利进入关中吗?”“人家刘邦有大功,击之不祥,不如顺势而善待之”。

  项羽不但不惩罚这位吃里扒外、泄露军事秘密的叔父,还完全听信了项伯的劝说。项家不亡,与天理不合。

  项羽在新丰摆设“鸿门宴”时,又出现亚父“范增数目项羽击沛公,(项)羽不应”的场景,出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惊心场面。后来,刘邦利用“如厕”之机,不告而别,终于实现金蝉脱壳,逃过被项羽杀害一劫。

  项羽西入咸阳,采取了与刘邦完全不同的做法:屠烧咸阳的秦王朝宫殿,大火是三月不灭。

  项羽的楚军所过之处,无不残破不堪,致使秦地百姓大失所望。

  更为匪夷所思的是,项羽又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杀死。

  最后,项羽又将秦王朝宫殿里的“货宝妇女”全部掳掠而东,以实现他“富贵还乡”的人生理想。

  项羽的人生格言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种小富即安的“显摆”做派,被时人嘲讽为“楚人沐猴而冠”。

  虽然如此,楚怀王还是坚持“如约”,即按照原来的约定,由刘邦来接管关中大地。

  项羽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楚怀王熊心原先只是一个牧羊人,是由他叔父项梁一手扶持上来的,楚怀王没有任何功劳战绩,凭什么可以主宰约定?他对身边的人说:能够安定天下,是他项羽与诸位将领。

  于是,项羽假装尊楚怀王为“义帝”,其实是要架空楚怀王,项羽根本不听楚怀王调遣,他自己要当大王。直至发展到后来,竟将“义帝”楚怀王杀死。其嗜杀鲁莽的荒唐举动,注定了他不可能做大做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