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饼干
海饼干,本名孙艳萍。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我知道所有事物的尽头》《屋顶上的海》,长篇小说《凤起》。马鞍山画院(市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安徽文学艺术院第六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9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
1.与己书
我在一张张脸上读到自己
我是短故事
谣言和谎话的综合体
印在:他乌青的脸上
她肥胖的脸上
他虚伪的表情里
我们因此融为一体——
变成一页页文字
被关进同一本书
我们在书里争论
哪个人物要有光芒
谁必须留在平庸的叙述中
晨光透过树叶照进
扁平的情节
作家的权利像顶破帽子
在我眼前晃动
书的最后一页
我被结局一脚踹下
才又变回自己
我拖着生活的长尾巴
和女儿游弋在街道上
我们朝天的辫子
像两棵树,在黑暗中
秘密成长。
2.写首诗
你沿着心脏的位置
动笔,有点像生涩的猎人
举起枪,虽然你不是
第一次这样做,可还是
忍不住颤抖,你抓紧笔
想让内心指挥它,情感要真挚
把语言和情感
揉在一起吧
不必在意活出的面团
是否匀称。现在
你把它拿出来,像和邻居展示
新猎物那样
也像你在森林行走
突然看到满树的灰喜鹊
它们安静地看着你
你无法描述
这静寂,但你可以把它们的注视
捂在胸口,让你的心和它们
一起跳动。
3.想到布劳提根
哪怕是想流泪
可只要想到布劳提根
想到他曾在小说里
营造过
在一片荒唐的草坪上
一群被扒光毛的鹅
惊恐地大叫
或想到接下来任何
一个情节
我就感觉有人
把压水井的手柄传给了我
快乐就这样汩汩地
涌上来
昨天在沙发上
我又莫名地笑起来
“怎么了?”有人问我
“我摸到了一个神奇的把手
就像盲人在路上
有人递给他一根拐杖。”
我试图向他解释这种
虚无的快乐。
4.幸存者
老照片里,母亲
举着一张迷茫的脸
像一团没有方向的火
如果把时间的镜头向前
推一下,她还在洗头
光抚弄着她的头发
身体则陷进
房子巨大的阴影里
父亲在看《傅青主女科》
他用这本书推开了和我们的距离
阿黄围着他的喇叭裤
转圈,母亲边梳头
边盯着父亲的爆炸头
她不知道杰克逊
也不知道惠特曼
更不知道
父亲像草筐般的头里
装了什么
她只觉得瞬间
生出了密密匝匝的陌生感
身边的人变得遥远
而我在写观察日记:
西红柿开黄花
穿绿衣裳,结红果子
母亲疲倦地走向我
仿佛经历了什么难过的事
她剪掉了西红柿的
几根枝丫,连同花
她让那部分死去
我想起去年吃掉的那些
像灯笼般温暖的红果子,原来
都是幸存者。
5.春日
过去的几个月
我很少写诗,写了也
和木匠做废的木料那样
扔进杂物间或随便什么地方
总之它很难
再被看见,也许哪天
阳光偶然打在它身上
它的语言,但不是词语
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才会想起
这张已泛着霉味的纸
它已习惯被遗忘
“这样的生活是否乏味?”
我问它
它不理我
我站起来,在办公室走了一圈
又问了自己同样的问题
可仍没有回音。
6.恋爱的猫
猫又从二楼跳进
我的院子
整个春天它都在
为谈恋爱出逃
它爱上的橘猫
看起来和其他流浪猫没区别
我告诉猫主人
一个有着细眉毛的女人
“猫又跑出来了。”
她拖着行李箱
和她的猫一样懒洋洋地
说了句:“谢谢”
就消失了
这只灰色的英短
还不知道主人的态度
和橘猫一前一后
钻进了香樟树林
它偶尔会回来
只是看上去疲倦
吃完我们准备的
火腿肠、鱼和鸭肉就走
主人回来后
它又被带回二楼
橘猫还和春天时那样来找它
可英短似乎
不急着出去了
橘猫只能隔着玻璃
瞅着它越来越大的
肚子。
7.春分
窗外,雨声徐徐而落
有着安静的秩序
睡前,我的耳朵就开始疼
带着麻木
我不知该怎么形容这种
陌生的感觉
但想到之前
耳机如何长久地趴在那
像个间谍
窃听着世界的声音
我搓了搓耳朵
但只要停下手
它们还会带着麻木传递疼痛
无助像根绳子
勒紧我
我看到血和血分裂成
两个阵营
情绪像乞讨者那样
伸出手,期盼生活能
给点什么。
8.生活像风车般缓慢地转动
他今天过生日
刚给母亲磕了头
我已经很久没那么做了
可我能想象那场景
他伏在地上
仿佛垂下的稻穗倒向母亲
带着成熟的气息
但我想象不出母亲的表情
这是陌生造成的
包括那片土地
我只知道黄河从他门前起源
水流清澈
带着朴实的梦想一路欢腾
他会在假期回来帮母亲种地
我能想象他黝黑的身子
如何翻开那片土地
看到自己的影子
他对着影子发呆时
儿子在身后叫他
老婆在不远处采苜蓿
生活像风车般缓慢地转动
他们和父辈一样
在土地和水流中亲热的
密不透风。
9.五月是棵繁茂的树
五月是棵繁茂的树
它的枝桠把我从梦里拽出来
我擦了擦口水
光照的我睁不开眼
它过于明亮——
生活丰沛的美在眼前晃动
这也是我笔下的生活
一匹马骑着
另一匹去了远方
人们摘下面具还有一张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摸到
他们真实的脸
两只黑白花猫从阴影滚到光下
这是它们新婚的金毯子
光继续向前移动
把旧墙面一分为二
一支木头手枪
在孩子们的叫声中被发现
他们的家长正在
刺耳的生活里忙碌
很久之前我就从喧嚣中把自己
剥离了出来
就像把枇杷剥开
露出嫩黄色的果肉那样简单
我想起昨天和母亲视频
她说坦克已经知道
在哪尿尿合适,还喜欢咬着
尾巴转圈,又给我看了
刚买的果苗
软枣树和葡萄的枝干
攀在架子上,像她年迈的手臂
带着老年斑的花纹
苹果和樱桃在开花
我知道只要站回这块肥厚的土地
它就会告诉我
它如何在万物间缓慢的跳动
屏幕那边的母亲开始整理院子
似乎忘了我的存在
我摸着她屏幕里的脸
就像摸那块土地上
凋谢的花。
10.盛夏
发言。七八张年迈的
嘴在主席台上张开,话筒像
一艘狭窄的船,挤满了
他们的过去或未来。死亡像
黑纽扣一样不经意脱落,没人
在意这细微的声音
一张张挂满老年斑的脸
迟缓地看着我。我摸摸自己
又抻抻腰,像小时候那样
后来,为了把盛夏和衰亡
区分开,我走下这艘狭窄的船
到岸上透透气。不过
这一切都和光阴无关。
《北斗诗苑》编辑部
顾 问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随笔集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路 东:诗人,作家,独立学者。1979年开始写诗,著有诗集《睡眠花》《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等,现居南京。
张宗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江海诗人》主编。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的研究与批评。
海 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8本,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主任编辑。上海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艺术评论等20多部著作。
总 编
高 翔:笔名野村、高瞻远,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82年发起创办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并任社长。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任职。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作品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主 编
雷 默:出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20世纪90年初提出“新禅诗”,并进行写作实践。著有《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新禅诗精选》,作品在国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刊发,并收入多种重要选本。“悟空证实,由实及空”是其诗学核心,倡导汉语诗歌写作“化古、化今、化欧美”。
责 编:陈 娴
美 编:孙静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