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武,诗人、作家,出版有散文集《麦子熟了》、随笔集《行走的麦子》、诗歌集《麦粒集》等。
1.走近石老人
走近沧桑了亿万年的石老人
像膜拜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图腾
大海的臂膀,微颤
夕阳温柔,拨动我尘封的心弦
别来无恙,涛声依旧
你深邃地遥望着东方连绵的群山
伤痕累累的躯体,承受并包容着
所有的大风大浪和猝不及防
一只海鸥,欢唱着,要带给你诗和远方
但你更愿意活在深水静流的时光
像《封神》里的姜太公
默守追逐幻光的鱼儿与浪花絮絮私语
放一个漂流瓶吧
把你的心愿写进匆匆路过的白云
今夜应该有一场鹅毛大雪
温暖你,也温暖沧桑了亿万年的那场梦
2.独自徘徊在冰冷的海岸
从遥远的地方归来
满载着贝加尔湖的祝愿
这一路经历了几多苦难
风刀霜剑,还有恶人的暗算
借一双夜的眼睛
读懂星光下坚毅的信念
逆风展翅五千里
只为了一个千年的夙愿
独自徘徊在冰冷的海岸
辨别雪地里那些模糊的脚印
你已经习惯了海水的温度和众人的围观
黎明前的至暗时刻
是最后的八十一难
你的虔诚终于感天动地
太阳驾着三足金乌冉冉升起
你在刹那间浴火重生
周身的羽毛都化为火焰
在这冰冷的海岸
在秦皇东巡的故里
我用另一只眼睛
记录你涅槃的姿态
3.雾里看花
海边的一场弥天大雾
恰似七月时光流出的忧郁汁液
正沿着一座海滨城市铺排开去
其实,这些年来我早已习惯于雾中看花,水中看月
习惯在浓雾的裹挟下昏然虚度时光
懒于透过层层迷雾去探寻背后的秘密
好吧,那些平日里矜持的浪花可以尽情起舞了
那些遗留在沙滩上的空脚印可以窃窃私语了
也可以允许那些习惯于被投喂的海鸥
仍然以利箭的姿势射向天空
此时,面朝大海的方向
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闭目冥想
可以在心中升起一朵蓝莲花
也可以让风铃像梵音一样在耳边奏响
4.一棵树
小麦岛上没有小麦
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声誉
俊男靓女来这里打卡
印证一些山盟和海誓
一棵树,一棵孤独的树
正把自己活成树的模样
树梢刺向苍穹
腰身挺拔为英雄
妈祖的眼神慈悲
像枫桥的渔火
温暖了远方的冷雪
让一切坚硬融化成
寒风里的暖阳
5.大雪吟
是谁,捅破了天幕
一场搅天的暴风雪
呼啸而至,似巨龙探海
如此恣肆汪洋
如此酣畅淋漓
仿佛要把整个人间变成冰雪的世界
雪花们肯定提前在某个地方集结
重合,叠加,堆积
等待一声令下
以排山倒海之势出征
爆发,喷涌,倾泻
摧毁一切不合时宜的污朽和尘霾
白天鹅在暴风雪里翩翩起舞
海浪在凝固的时间里思念远去的漂流瓶
一朵水墨的梅花探出历史的册页
花苞里涌动着诗句的暗香
一位昔日的好汉
隐身到风雪中的山神庙
石老人早已白了头
他还是一如既往在海边垂钓
大雪无痕,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一场暴风雪
同样,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春天的脚步
6.悬挂或下坠之物
太阳的影子悬挂在花儿和果实上
满树的石榴就像过年挂的红灯笼
眨着大眼睛
针对刚刚过去的季节
石榴树并不是没有一点微词
受够了夏虫的陈词滥调
于是,交付给一场风雨去评判
秋天应该更喜欢那些有分量的物事
比如内敛的石榴,是的,一言不发
思想却饱满地藏在心底
看看那些蝉蜕吧
丢失了鲜活的灵魂
再清脆的鸟鸣也无法唤回它的梦境
脱落,下坠,和枯叶一样回到起点
而季节和星辰正奔向下一个驿站
7.我也慢慢学着遗忘
遗忘会让冬天变得温暖
他们都这么说
我也慢慢学着遗忘
就当这个冬天没有来过
天鹅忘记了冻住的嘴巴
梅花忘记了冰冷的雪花
大树茫然地东张西望
似乎忘记了绿叶和繁花
道路通畅
把那些坚硬的铁皮遗忘在角落
看来它们在这个冬天
也学会了遗忘
为了更好地遗忘
他们点燃了炫目的焰火
我像一只忐忑的兔子
把一根胡萝卜的梦想
挂在那朵最亮的礼花上
8.夏天回到故乡
蝉鸣是最好的背景
麻雀指示风的方向
记忆按了快进键
山比从前矮了,树比从前高了
曾经洗澡的池塘,空无一人
荷花在顾影自怜
一只天牛从树上起飞
螺旋桨轰鸣
我已经记不清
它翅膀上有多少斑点
我在寻找那只
断了尾巴的蜻蜓
没有方向感的童年
经常迷失在,小巷深处
9.虚构一场大雪
雪肯定是在我梦里下的
醒来,眼睛还是湿的
玻璃上开满了冰花
哈了几口气,阳光爬了进来
母亲的一根白发,在窗帘上闪光
雪花在我眼里融化
院子里的雪凝固了时光
锁住了小鸟的脚印
那些懂事的大白菜
和你一起躲进雪地里
昨夜的雪下得好大
我的梦很温暖
10.一只蝉蜕
一只蝉蜕,曾经的攀援者
静静地附在柳树的枝条上
仿佛沉浸在夏日的长梦里
梦中的少年在河里游泳
他的衣服像轻盈的蝉蜕
挂在岸边的小树上
这一切只有河里的鱼儿知道
空气织成湿闷的网,不时有蝉鸣穿过
低沉如乡村少年的柳笛
告白,抑或模糊的思恋
清空了心事,应无所住
一声仁慈的鸟鸣
柳树的枝条微微颤动
那只蝉蜕似乎长出了翅膀
《北斗诗苑》编辑部
顾 问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随笔集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路 东:诗人,作家,独立学者。1979年开始写诗,著有诗集《睡眠花》《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等,现居南京。
张宗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江海诗人》主编。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的研究与批评。
海 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8本,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主任编辑。上海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艺术评论等20多部著作。
总 编
高 翔:笔名野村、高瞻远,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82年发起创办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并任社长。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任职。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作品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主 编
雷 默:出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20世纪90年初提出“新禅诗”,并进行写作实践。著有《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新禅诗精选》,作品在国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刊发,并收入多种重要选本。“悟空证实,由实及空”是其诗学核心,倡导汉语诗歌写作“化古、化今、化欧美”。
责 编:陈 娴
美 编:孙静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