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与元军殊死决战中,李庭芝誓与扬州城共存亡

  到了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元兵在襄阳、汉水一带又向宋军发起进攻,李庭芝几次要求出击,但都被总督范文虎否定,致使宋军坐失良机而大败,并且使元军很快就形成围攻扬州之势。

  李庭芝奉命到荆、襄一带作战时,扬州制置使名叫印应雷,在元军围攻扬州的关键时刻,这个制置使却“暴死”了。朝廷随即起用因受范文虎牵连而被罢居京口(镇江)的李庭芝,任命他担任两淮制置使,治所仍在扬州。李庭芝临危受命,他向朝廷请示并得到批准,分淮南西路让夏贵率兵防守,而自己则专心专力防守淮南东路。

  咸淳十年(1274年)8月,年仅35岁、酒色过度的宋度宗赵禥死于临安皇宫中的福宁殿,遗诏由4岁的太子赵显继位,是为宋恭帝。一个王朝要灭亡,往往首先是统治者自身不正、后继乏人所造成。

  赵显在此时已经变为“奸臣”的贾似道扶持下,登基做皇帝,年号“德佑”。由于皇帝年仅4岁,南宋朝政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实际依然由贾似道掌控。

  同年十二月,元军攻下鄂州,已经危及到身处临安的皇上安全。谢太后一面以皇帝的名义诏令全国军队“勤王”,一面向元军乞和。

  李庭芝首先派遣军队倡议从命,保护皇室安全。

  德佑元年(1275年)春天,贾似道兵败芜湖,沿长江各州的将帅或降或逃,没有一人能坚守的得住。元军以压倒态势,向扬州一带推进。

  李庭芝以扬州城为阵地,充分利用宋大城、夹城、宝祐城三城的有利地形,率部坚守城邑,抗击元军。

  这天,有个已经投靠元军、名叫李虎的人拿着招降榜,来到扬州城要招降李庭芝,激起李庭芝的愤怒,在众将一致要求下,将这个人给毙了,并焚毁了招降榜。

  过了几天,已经倒戈变节的宋兵总制张俊摇身变成元军来与李庭芝进行战前谈判,并且手中还持有孟之缙的书信来招降。这个孟之缙就是李庭芝的知遇恩人孟珙之子。他们都劝慰李庭芝投诚元军,保全性命。

  李庭芝焚烧了招降书,将张俊等五人的脑袋砍下,挂在扬州城内示众。

  李庭芝在宋军倒戈的情况下,率部继续英勇抵抗,并且积极进行军事布防。他以总指挥的身份,调所部苖再成在扬州城南面作战,许文德在扬州城北面作战,姜才、施忠在城中中部作战。他还拿出黄金、丝帛、牛肉美酒,宴请犒劳将士,为将士们壮行、壮胆,希望人人死战,保卫扬州城。

  朝廷一方面以督府的金银犒劳李庭芝将士,加升李庭芝参知政事,一方面又拟将李庭芝调离扬州,以知枢密院事征辟入朝。后因接替李庭芝的人选没有到位而作罢。

  是年十月,元朝丞相伯颜进入浙江临安(杭州),留元帅阿术驻扎镇江,以遏阻淮南的军队。

  阿术见扬州城久攻不下,派兵强征民夫,筑长围工事来围困扬州城,逼迫扬州守城将士就范。

  进入寒冬,扬州城中食物已经吃光,满大街都是死人。到第二年的二月,扬州一带饥荒更加厉害了,赴城濠跳水自杀的人每天有几百;路上如有刚死的人,众人争相上前,割他的肉吃,一会儿就将这个人吃完了。

  1276年1月18日,南宋朝廷向元军求和不成,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显出临安城,向元军投降。

  宋恭帝被俘后,后来被元朝封为瀛国公。

  名存实亡的南宋朝廷仍在临安,谢太后与瀛国公又派人前来诏谕李庭芝他们,希望他们顺应大势,向元军投降。

  李庭芝登上扬州城墙,喊话说:“我奉诏令守城,没有听说有诏谕投降的。”

  此后,宋皇室两宫人马被从临安押解到元朝大都北京,当人马到达瓜洲时,皇太后仍以皇室名义诏令李庭芝,说:“近来,诏令你纳钱款,但长久没有听到你的回报,难道你不知道我的意思,还是想坚持自为牢圉呀?现在,我与太子都已经臣服于元,你还为谁在守着扬州呢?”

  李庭芝不回答来人的话,令发箭弩射杀来使,杀毙一人,其余人都退走了。

  先锋姜才与李庭芝泣涕发誓,要率将士们出击,准备夺回皇帝和两宫。

  众将士皆感泣发誓,英勇参战,最后以四万人夜捣瓜洲,在长江岸边苦战三小时,惜力量悬殊太大,终未能救出皇上,(《宋史》卷四百五十一《忠义列传(六)》之《姜才列传》)李庭芝的军队又只好再次退守扬州城进行死守,与扬州城共存亡。

  德佑二年(1276年)三月,夏贵以淮南西路地投降元军。元军将帅阿术驱降兵到扬州城下,让李庭芝他们看看,他要向李庭芝打心理战。

  只见扬州城下,蒙元军队旌旗遍野,元军想以此来瓦解李庭芝这些守城不降者的斗志。

  幕客中也有用语言来试探李庭芝的。

  李庭芝说:“我只有一死而已。”

  阿术的使者拿着诏令来招降,李庭芝打开城门让他进来后,二话不说,就把使者给杀了,把诏令牌放在城墙上烧毁。

  据探子回报,得知淮安州许文德、知盱眙军张思聪、知泗州刘兴祖都因粮食耗尽而投降了。李庭芝继续搜集民间的粮粟以供应军队,粮粟吃完后,又令官人出粮粟;粮粟又被吃尽,又令将校出粮粟,杂以牛皮、麸蛐一起吃。士兵中甚至出现有煮自己儿子的肉来吃的,但还是每天坚持出来苦战。

  德佑二年七月,阿术请求赦免李庭芝焚烧诏令的罪行,只要他投降,就有诏令送来,李庭芝也不接受。

  此时,南宋朝廷的益王(即后来的宋端宗赵昰)派遣使者以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

  李庭芝命令部将朱焕驻守扬州,自己与姜才率兵七千人准备东进到泰州城,想从海上寻找机会进行突围,以便到南方广东、海南一带“勤王”。

  元军将帅阿术发现李庭芝出城,就率兵紧紧围剿追击。谁知李庭芝离开扬州城后,副将朱焕就打开城门,以扬州城向元军投降了,并驱逐李庭芝的卫士、妻子儿女到扬州城下。

  由于姜才腰上疽痈发作不能参战,副将孙贵、胡惟孝等也打开了扬州城门、向元军投降了。

  李庭芝听说扬州城内有变乱,情急之下,跳赴莲池,惜水浅而没有淹死,结果被元军抓住,押送回扬州城内。

  朱焕向元军将帅阿术讨好说:“扬州自从用兵以来,尸骨满地成堆,这都是李庭芝与姜才所造成的,不杀他们还等什么呢?”

  结果,元军劝降不成功,先剐杀了姜才。

  李庭芝被处死的那天,扬州民众都伤心落泪,满城呜咽。

  束有春2025年11月5日于金陵四合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