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朝之“秦”有余响,“前秦”“后秦”又“西秦”
秦王朝虽然灭亡了,但那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人们一方面从秦王朝短暂的命运中寻找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也在利用秦的文化符号为自己所用。一些政权的建立,往往因其地处秦王朝的发源地而又一次次打出“秦”的旗号,也称自己的政权为“秦”。
历史发展到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先后出现了“十六国”,与在建康建都的东晋政权处于同一历史时空。在这“十六国”中,以“秦”为国名的就有三个。为了与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有所区别,后人冠以时间、方位等词加以限定区别,“前秦”“后秦”“西秦”就是这么来的。它们的出现不能与秦王朝相提并论,可视为“秦”的余响。
(一)苻氏“前秦”
据《晋书•苻洪载记》,苻洪为有扈氏苗裔,其祖先“世为西戎酋长”,原姓“蒲”。西晋“永嘉之乱”后,历史进入“晋与十六国”时代。乱世出英雄,苻洪散千金,召集天下英杰,访安危变通之术,后被宗族人推为盟主。永和六年(350年),东晋穆帝任命苻洪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当时有人劝苻洪称帝,苻洪以谶文上有“艸付应王”之说,加之其孙苻坚的背上有“艸付”字样,遂将“蒲”姓改“苻”姓,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六十”,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第二年即永和七年,苻洪被手下将军麻秋毒死,其子苻健斩麻秋,即皇位,在长安称天王、大单于,建元“皇始”,把当年嬴政秦始皇的“始皇”二字前后调了个位置,其野心可以想见。苻健在位四年而死,其子苻生即位,仍“据汉旧都”长安。
苻生在位二年,作恶多端,杀人如麻,因其生下来就“无一目”,是个独眼瞎子,所以性格扭曲,残暴残忍至极。他的忌讳很多,诸如“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这些字词皆不许说,左右大臣因此“忤旨而死者不可胜纪”,那些被他“截胫、刳胎、拉肋、锯颈者,动有千数”。后被其堂兄苻坚发动政变杀害,这一年是东晋升平元年(357年)。
据《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是苻洪的孙子,在除掉苻生后,苻坚即位称“大秦天王”,改元“永兴”,后又先后改元“甘露”“建元”。
在苻坚领导下,前秦政权稳定,呈现“小康”景象,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先后灭了前燕、仇池氐族的杨氏、凉州的前凉、漠北的代王,攻取了东晋的梁州、益州,中原地区全部进入前秦版图,其范围“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苻坚在当时被人们比作汉文帝,向前秦“朝献者十有余国”,有四百余人献诗歌颂苻坚;发展至后来,有六十二个国王“皆遣使贡其方物”。
前秦形成了与东晋对峙局面,大有一统天下之雄心与势力。
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以“有众百万、资仗如山”的国力和“劲卒百万,文武如林”“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强大军事实力,以“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的出征作战队伍,前往征讨东晋。但在“淝水之战”中,因战术失利等原因,最终被东晋打败,从而导致整个战役失败。
前秦军队被东晋打败的因素有多种,但在战斗关键时刻,朱序的内应搅阵起了重要作用,具体可参阅笔者于2023年撰写发布的《朱序—“淝水之战”东晋获胜的功勋人物》一文。
淝水之战大败后,前秦开始出现内外交困乱象,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年(385年),苻坚在一座佛寺中,被背叛自己、另立山头的姚苌缢死,享年四十八岁。
苻坚“平燕定蜀,擒代吞凉,跨三分之二,居九州之七”,因其“愎谏违谋,轻敌怒邻,穷兵黩武”,最终身败名裂,国衰民怨。如果苻坚当初不那么刚愎自用、操之过急,虚心听取左仆射权翼、太子左卫率石越、征东大将军苻融、释道安等人的建议,等待东晋出现君臣不和现象时再出征,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二个统一的“秦王朝”也未必不可能。但历史没有“如果”二字。
苻坚死后,其长庶子苻丕于晋阳即皇帝位,改元“太安”。苻丕于当年被东晋扬威将军冯该在陕西境内斩首,前后在位二年。苻丕的儿子被押送到建康,后被东晋朝廷“赦而不诛,归之于苻宏”。
苻丕死后,苻坚的族曾孙苻登即位,改元“太初”,这一年是公元386年。为了表示对苻坚的尊重,苻登专门在军队中为苻坚立神主牌位,置于一个特制的辎軿内以供奉,这种屏蔽的车子是羽葆青盖,竖立一面黄旗,有三百个武贲勇士专门护卫,每次准备出战或有所动作前,苻登一定要先向苻坚的神主牌位报告。苻登在位九年,太初九年(394年),遭到后秦的姚兴攻击,兵败被杀,时年五十二岁。
同年,苻登子苻崇即位,改元“延初”。十月,苻崇遭鲜卑人、西秦王乞伏乾归驱逐,后在与西秦战斗中被杀。至此,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宣告灭亡,前后存在了45年。
(二)姚氏“后秦”
“后秦”由羌人后裔姚苌建立。羌人祖先是有虞氏舜帝的后裔,大禹时代,禹封舜帝的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姚苌曾是苻坚的爱将,被封为龙骧将军、督益州、梁州诸军事。淝水之战失败后,苻坚回到长安不久,就出现慕容泓叛变。苻坚派儿子苻睿去讨伐,同时任命姚苌为司马,参与讨伐,结果被打败,苻睿身亡。苻坚大怒,杀死了姚苌派去报信请罪的长史。
姚苌惧怕遭苻坚杀戮,遂逃奔到渭北,受到西州豪族欢迎,希望他承担起“匡济时艰”重任,被推为盟主。晋太元九年(384年),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以皇帝身份“称制行事”;到了公元386年十一月,姚苌在长安正式登基当皇帝,改长安为“常安”,改元“建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并将其政权的始建时间定为公元384年。
姚苌对苻坚恨之入骨,竟然挖掘苻坚尸体,鞭挞无数,祼剥衣裳,荐之以棘,将苻坚的尸体放在带刺的荆棘上,然后再坎土而埋之。
此时的前秦政权已经到了苻登时期,姚苌为了与苻登争地盘,收买人心,也曾有过一些举措,诸如:姚苌本人带头检讨自己,下书深自责罚,把皇宫的文玩绮珍珠宝全部拿出来用于军事,每顿只吃一样菜,妻子穿的衣服“不重彩”;将帅为他战死,加秩二等,士卒战没,皆有褒赠;立太学,礼先贤之后;立社稷于长安;百姓年七十有德行者,拜为中大夫,岁赐牛酒。同时又下书,兵吏跟随他征伐,一家一户人都在他的军“大营”生活,世世都有家,“无所豫”,不用担忧。
姚苌可能因为做了对不起苻坚的事,经常恶梦萦绕,直至病入膏肓。疾病严重时,姚苌梦见苻坚派天官使者、鬼兵数百人闯入他的大营中,当他向皇宫走时去,宫人拿长矛刺鬼,迎接姚苌,谁知长矛误中姚苌阴部。鬼们相互说:“正中死处”。拔矛,出血有一石多。姚苌突然惊醒,遂患上阴肿病。太医来医治,果然出血如梦中情景。姚苌从此开始,因惊悸而狂言乱语,口中经常念念有词,对苻坚魂魄认罪说:“臣苌,杀陛下者,是我的兄长姚襄,非臣之罪,愿不枉臣”。建初八年(393年),姚苌病逝,时年六十四岁。其长子姚兴即位。
据《晋书》卷一百七《姚兴载记》,姚兴改元“皇初”,六年后,又改元“弘始”。姚兴为笼络民心,赐孤独鳏寡以粟帛,年七十以上者加衣杖。姚兴生性俭约,车马无金玉之饰,崇尚清素。姚兴佞佛,托意于佛道,亲自聆听沙门(和尚)鸠摩罗什演说佛理,公卿以下,莫不跟随,致使沙门自远而至长安者五千余人,州郡十户人家有九户事佛信佛。姚兴信奉古人所说的话: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所以注重贤能人才的招求。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姚兴去世,时年五十一,在位二十二年。其子姚泓即位,改元“永和”。
同年,东晋刘裕(即后来的南朝宋开国皇帝)率军攻打长安,姚泓投降,被押送到建康(南京)斩首,时年三十二,在位二年。至此,姚氏后秦灭亡,历三世,凡32年。
(三)乞伏氏“西秦”
据《晋书》卷一百二十五《乞伏国仁载记》,“西秦”国创建者乞伏国仁为鲜卑人,在苻坚“兴寿春之役”即“淝水之战”时,被征为前将军,领先锋骑。
乞伏国仁很不愿意参加这场战争,他曾对族人们说,苻坚“疆宇既宁,宜绥以德”,以德治天下,但却穷兵黩武,“骚动苍生,疲弊中国,违天怒人”,已经到了无可挽救的程度。他认为,“物极则亏,祸盈而覆”是天之道,推测苻坚失败是难免的,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与诸君成一方之业”。苻坚失败后,乞伏国仁发现时机已到,招集诸部,很快达十余万人。
苻坚被姚苌谋害后,乞伏国仁感到苻氏“前秦”大势已去,遂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年(385年)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建元“建义”,其政权,史称“西秦”。
乞伏国仁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弟弟乞伏乾归即位,改元“太初”。十三年后,又改元“更始”。晋义熙八年(412年),乞伏乾归被其侄儿乞伏公府杀害,先后在位二十四年。
乞伏乾归去世后,其长子乞伏炽磐即位,改元“永康”。东晋元熙元年(419年)改元“建弘”。公元420年,刘裕推翻司马氏东晋政权,建立刘宋政权,南方历史进入南朝时期。乞伏乾归于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去世。其子乞伏慕末即位,在位四年,于公元431年被“夏”国的赫连定杀害。西秦国灭亡,前后存在了46年。
至此,秦王朝之后出现的三个“国”字级别的“秦”政权宣告结束,“秦”作为一种政权名称,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前秦”“后秦”“西秦”之后,中国历史上虽无政权名“秦”,但“秦地”“秦川”“秦岭”“三秦”“秦风”“秦腔”“秦人”“秦王”之称谓者,是应“秦”而生。“秦”已经由地域而政权之称谓,衍变壮大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和地理坐标。“秦文化”“晋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等等,正以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共同涵养交织成了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的庞大华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