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梦》
刘廷玑写了一首《纪梦》诗,诗的第一句是:仿佛红楼第几家。这是短问句,难道刘廷玑不知道吗?他心中明白,此家乃是天下第一家,乃是天子之家。这和《红楼梦》中的批语所言“都中首门”相似。所以接下来的一句诗是“金钩高卷绣莲斜(xia)”。
金钩乃是金的钩子,即满清的钩子。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顺治被董氏姐妹拿捏的死死的,成为一条愿者上钩的大鱼。
第三句“笑斟夜月旗亭酒”。上钩的大鱼俯首听命,把皇位让给了玄烨。旗开得胜,可以对月当歌了。
第四句:“醉拥春风玉树花”。这是在形容冒辟疆,他春风得意,是一位玉树临风的大才子、大英雄。
第五句“云学舞衣飞不去”。祥云萦绕在身上仿佛是一件五彩的舞衣。第六句是“鸟知歌板听无譁”。似乎鸟也知道这动人的歌曲,一板一眼不走调,婉转动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喧哗声。
第七句:“醒时欲访人何处”。醉得乐熏熏的人,异常高兴,醒来时他在询问,我这是身在哪里呀?身在何处啊?差距是重点。
第八句是重点:“越国城西旧若耶”。若耶溪在城西,乃是西施的故乡。西施受范蠡之托去吴国,用自己的美色实现兴越沼吴的大计。冒辟疆将如法炮制,要董氏姐妹去迷惑顺治,让他心甘情愿的放弃皇位,禅位于玄烨,从而达到匡复大明的目的。
董小婉就是昔日的西施,所以用“旧若耶”三个字来点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冒辟疆的父亲,冒起宗本来想上吊殉国,后被其妻刘氏劝阻。钱谦益本来也想和柳如是一起沉湖自尽,后来一想不妥,决定要“反清复明”,匡复大明江山,认为文臣不能死谏,武将不能死战。要用计谋去改变江山颜色。
冒辟疆宁肯牺牲自己的两个爱姬,使董氏姐妹北上进京入宫,成为西施。这是“兴越沼吴”之计重演,也是吕不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再现。冒辟疆在董小婉的策划下,他在董年身上播下了种,生出来的玄烨成功地成为了顺治的皇三子,并且侥幸的继承了皇位。冒辟疆的父亲冒起宗称赞冒辟疆是天下第一大孝子。正是董氏姐妹成为“兴越沼吴”的西施。
其二
此诗第一句为“月照明花月半酣”。大明的“明”字是由日字和月字组成。大明灭亡暗无天日,只有月亮了。这月亮也就是黑暗里之中的光明。和玄烨的名字相合。“玄”乃是黑夜,“烨”是光明。黑夜之中的光亮就是月亮。玄烨是月亮。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颂月的诗句,冒辟疆和董小婉他们是最能赏月的雅士、仕女。把花比喻为忠于大明的忠贞之义士。所以第二句诗乃是“花颜乐意两无惭”。
第三句“新晴乍听悦声北”此句诗缺少一个字,以“悦”字填入。意即从北方传来了悦耳之声。这声音使人为之一畅。天晴了,出太阳了,这太阳就是新近登基的玄烨,当上了皇帝。而且在康熙六年亲政不再受以鳌拜为首的四辅臣的牵制。
第四句“良夜初看斗炳南”。玄烨认为自己乃是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景星。是射向代表满清天狼星的一颗明星。顺治把煤山改称为景山,顺治就是为了纪念崇祯的去世。康熙认为自己的出生乃是崇祯死后的再生。所以康熙死后遗体先移至景山。他死后的陵墓。称为景陵。这名称是他逝世前已命名。玄烨南巡特意去南京登上紫金山,观察天象,仔细了解斗柄七星的情况。由于心急登山,钦天使得知玄烨已登山。自己饮醉了酒没有伴驾,惊恐万分,赶忙骑马赶上。在又急又惊的情况下突然死亡。从中可知玄烨对自己乃是“景星”是十分重视的。
第五句为“好梦疑来峰六六”。好梦是什么梦呢?应是《红楼梦》。那么“峰六六”是什么呢?应是“飞来峰”,即天外来客,这来客是六六。“六六三十六”就是三十六位天罡星。即《红楼梦》中有正册的十二金钗,副册十二金钗,以及又副册十二金钗,全是大明朝的刚烈义士、英雄、好汉、忠臣。
第六句“柔肠区似水三三”。首先要注意的这个“曲”字,即曲曲弯弯之曲,是弯弯绕之曲。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三十八《槐簃集下》有关于“长生殿”的口占绝句:
上客红筵兴自酣,风光重说后三三。
老夫别有烧香曲,凭向声闻断处参。
查慎行在1702年时每日进南书房办事,是翰林院编修。很有可能查慎行的绝句刘廷玑看过,所以套用了这个“后三三”。“三三”出典是苏轼诗《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须烦李居士,重说后三三。
李居士乃李之仪。苏轼在定州当官时,李之仪为其幕府,相恋营妓董九,以九数乃三三为戏尔。查慎行以李之仪相恋董九来暗喻唐明皇相恋杨玉环。进而来暗喻顺治相恋董小婉。董九是前三三,董小婉为后“后三三”。这三三在当时文人中间很有可能是专指董小婉、董年,此心照不宣。此外,唐明皇是三郎,而玄烨也是三郎,他是顺治的皇三子,也是冒辟疆的第三子。
第七句“广陵就是繁华地”。广陵就是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但是扬州自从史可法守扬州八十万军民生灵涂炭,萧条冷落。
第八句“仅有孤灯客不堪”。这可以看成是董年1689年八月份在扬州如皋的碧霞阁出家为尼。在孤灯下过着寂寞的生活。这和《红楼梦》中的“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相似。惜春看破三春,披缁为尼,不正是董年的真实写照吗?
其三
这首律诗第一句“昔年曾此踏芳尘”与第二句,“每夕元宵四季春”。此二句很可能是指扬州府如皋如皋县。顺治十六年元宵佳节,董氏姐妹带了小龙子玄烨前来为冒辟疆的母亲七十岁大寿祝寿。
第三句“大道红楼妖艳女”,此处的“道”作“治理”解。《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对”。把《红楼梦》视作“大道”,即大刀阔斧地治国的人,原是妖艳女。这妖艳女就是董氏姐妹,她们改变了国体,改变了土地的颜色,把黑土地更换成黄土地。这就是《红楼梦》中的“青埂峰”,“埂”字是由土字和更字组成,就是变更。
第四句:“长隄白马冶游人”,这“白马冶游人”不正是翩翩公子冒辟疆吗?
第五句,“梅花调入参差玉”。梅是董小婉的最爱之物。在冒府凡是有空隙之处,董小婉均要见缝插针地种上梅花。冒辟疆为董小婉所筑的衣冠冢,称为“隐梅庵”。正是由于代表梅花的董小婉的调入,使真玉变成假玉,假玉变成了真玉。在《红楼梦》中有甄宝玉即真宝玉,有贾宝玉即賈宝玉。这叫做“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这就是“参差玉”三个字的最好解释。
第六句诗“竹叶香浮凿落银”。“竹”和“朱”相谐音,“香”与“襄”相谐音。冒辟疆的本名为冒襄,这句诗就是他把竹叶香比喻为冒辟疆。他的心是属于朱氏大明的,他把银代表的满清,给着凿落下来了。
第七句:“岂意繁华仙枕梦”。这是不是南柯一梦?是梦,也不是梦,冒辟疆著作《红楼梦》,梦想成真。但是,“风光依旧客愁新”,虽然玄烨登上了皇位,但是并没有名正言顺的匡复大明,依旧披着满清的外衣,所以冒辟疆的心中有无限的惆怅。客就是冒辟疆。
四.《金陵留别曹织部荔轩兼谢酒幣之惠次原韵》
这首诗是刘廷玑写给曹寅的。
从诗中可知刘廷玑和曹寅乃是相知之好友。曹寅给佳酒和财帛。他那卧床的病身如槁木逢春,匹練暖身。他们之间有十年通信之谊。而在扬州长干一晤成为新交。刘廷玑离开扬州时,回想起曹寅,认定曹寅是“真人”,刘廷玑众多朋友都和曹寅相识,可见冒辟疆的朋友圈中包括刘廷玑和曹寅。他们都知道内情。都了解《红楼梦》。
五.《彩云》
诗的题目是《彩云》。
在《红楼梦》中有彩云乃是王夫人的丫头。在书中彩云和彩霞常常交互甚至重叠出现,其实是一个人的故事。第六十一、六十二回写彩云私赠“茯苓霜”给贾环。贾环是贾政的第三子。如果单从第三子这一角度来看,那么可以认为玄烨乃是賈环。因为他是顺治的皇三子,又是冒辟疆的第三子。福临是顺治的小名,茯苓与福临相谐音,“霜”和“丧”相谐音。“茯苓霜”就是“福临丧”。顺治失去了皇位,让玄烨继承了皇位。这彩云可以视作是董年,彩云又叫彩霞,因为董年居住在碧霞阁。彩霞之“霞”和碧霞阁之下相合。
诗的第一句:“彩云飞过小红楼”,就是讲董年来到了冒辟疆曾用十匹茜红布布置的红楼。冒辟疆在红楼著作《红楼梦》。
第二句:“片片东风未许留”。这东风可以视作是满清。满清的起源地在辽东满清并不允许彩云留下来,依旧保持着满清的一统江山。
第三句,“满地闲花谁解语”。“满地”就是满清的大地。洒满着飘落在地的闲花。“闲花”乃是忠于大明的烈士英雄,坠落在地,不可能在解语花了。但是,花虽谢了,自有接天的芳草。这芳草就是千里草董氏姐妹。他俩“接天”就是“补天”千里草,牢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忧国忧民,这就是第四句“接天芳草不忘忧”的含义。
第五句“客怀荏苒添新梦”。此“客”乃是冒辟疆。他的身心怀着“荏苒”。“荏苒”指时光渐渐流逝。“荏”即“白苏”,一年生草木。“苒”作草盛貌鲜。
白苏可以视作董白、苏元芳。董白即董小婉。苏元芳是冒辟疆的正妻,正妻和爱妾均在冒辟疆胸中,为此冒辟疆著作《红楼梦》。这就是“添新梦”。
“人面依稀忆旧游”——这是出典于“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苏元芳和董小婉都相继离冒辟疆而去,他们都是“一去五陵消息断”。五陵并非是五岭。陵乃帝皇之陵墓,如中山陵、十三陵、景陵。董小婉葬于孝陵。董小宛葬在孝陵,从此之后就断绝了消息。
第八句为“双星遥隔夜悠悠”。冒辟疆是牛郎星,董小婉是织女星,牛郎和织女两颗星遥遥相望,长夜漫漫,只能做无奈的感叹。
吴之振自称为“黄叶村农”,刘廷玑在诗中提及吴之振。诗句中写“曾请东床寄宋诗”,即他吩咐自己的女婿寄来宋诗,他认为宋人的诗有夺胎换骨法,其间别有真情性。黄叶村荘集得之。可见吴之振是一位名士,他对诗集的收集、出版颇有贡献。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年,曹霑三十四岁,敦城二十四岁,敦城作诗(见《四松堂集》藁本卷上叶三)最后二句:“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周汝昌误认为“黄叶”乃是指秋日,曹霑居住在西山黄叶村,其实黄叶村是指吴之振所居住的地方,他自称是“黄叶村农”,是为著书、集书,进行耕耘之农。在西山根本没有黄叶村,曹霑不居住在黄叶村。
吴之镇,字孟俱,他和冒辟疆是要好的诗友。请看《冒辟疆全集》(p1318-p1319)的诗:
黄叶村荘种菜诗二首
引文:买废圃二亩而赢,园丁杂植菜种。后五六日, 连得好雨,菜甲欝然,生意可喜,因作《种菜诗》。志道之士,不厌藜藿,请各赋一章,寄托胸臆。菜根滋味,当与宇内共享之。
其一
粱肉宁如藜藿尊,将军负腹手空扪。
宪章食物真多事, 只合篱边谱菜根。
其二
苔蔓周遭石径斜,手编虎落护根芽。
闲人休作东陵看,只种菘葵不种瓜。
自和二首。
其一
藜羹一盏自言尊,犊鼻裈中虱可扪。
长镵短蓑吾事了,生儿那用识金根。
其二
杂植蓬麻正复斜,薰莸须要辨根芽。
年来百事多求益,论担街心买大瓜。
冒辟疆作和诗四首,题目是《和黄叶村荘种菜诗原韵四首》:
其一
古处方知吾道尊, 灌园担粪腹可扪。
平生意气摹钟鼎, 抱瓮今朝见本根。
其二
覆齑连嚼酒欹斜, 秀折柔蔬霜复芽。
天茁此徒助鼎俎, 金荣玉实不须瓜。
其三
弱冠凌云赋自尊, 城南尺五把天扪。
清华水木危巢上, 平楚茫然味菜根。
其四
匿峰庐匿两峰斜, 种菜怜心不食芽。
老去研焚依梵呗, 抛书不用镇心瓜。
(客春,余七十欠三矣。水绘园西偏有三十亩,结茅署“匿峰庐”种圃其中,践庐德水旧约,绝意人外,乃复迫于意外,赁春吴门,可笑也,再和二绝,以见生平。)
从文字中可知冒辟疆和吴之振之间的唱和诗,是写于冒辟疆六十七岁。即1678年,也就康熙十七年。冒辟疆在康熙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于襄阳红花亭成立洪门,配合吴三桂三藩起事。主要是拥护三太子即康熙作“清君侧”。康熙深知吴三野心,不愿做汉献帝被董卓所掌控,所以动用清军先把冒辟疆所率的率领的洪门击败。冒辟疆将被服俘。
在周斯盛和卞永吉的调停下,冒辟疆和康熙签订了“熙皇契”,答应在匿峰庐闭门谢客思过。匿峰庐在水绘园西北有30亩地,结庐居住。
这就是冒辟疆写的“践庐德水旧约”。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冒辟疆的庶弟冒裔去官府上告冒辟疆犯有十款大罪。每款罪行足可以置冒辟疆于死地。虽然卞永吉知府极力保护,但是冒裔扬言要去两江总督府上告。
迫于无奈在江苏巡抚宋荦的协助下,冒辟疆去苏州避难,并且居住在宋荦提供的官舫内,这样居无定所,满清的北党势力就对冒辟疆无从下手了,这就是冒辟疆。赁春吴门的缘由。
在了解吴之振、冒辟疆写诗的年代和那时的背景,就可以明白他们写的诗暗中隐喻着什么内情。吴之振写的诗很隐晦,其目的性很强,就是指种菜连得好雨,那菜甲就会欝然生意,可善可喜,意即明示冒辟疆不需要心急如焚,有菜种,只要等到好时机就可以获得新生,可以品尝菜根子滋味。这“种”和“根”是谁?
不言而喻乃是康熙,因为康熙是冒辟疆是和董年身上所播下的种,是冒氏家族的根。
“粱肉宁如藜藿尊”,蔾是灰菜,“藿”是豆叶。不要小觑这是草木。他如粱肉一般尊贵。意即董氏姐妹虽是千里草,但是董年的儿子却是万岁,是天下共尊之人。
“宪章食物真多事”“食物”二字用“宪章”作形容,甚是奇怪。“宪”作“显示”、“公布”解。《周礼.天官.小宰》:“宪禁于王宫。”“章”即章皇帝顺治。显示出顺治的食物真的多事。其谱的根是菜根。这“谱”作“大致的根据,打算”解,即是指把冒辟疆这一平民之子当做了根,使他继承了皇位。
“苔蔓周遭石径斜,手编虎落护根芽”。不要小觑不显眼的苔蔓,正因为石径偏斜了,所以冒辟疆亲手用绳子,使顺治被束缚得服服帖帖,从而保护作为后嗣的玄烨。冒辟疆的小名叫绳绳,顺治属虎,根牙则是玄烨。
“闲人”的“闲”字是“门”内之“木”,木是朱姓图腾,闲人就是大明的忠臣义士,他们不要清东陵。清东陵处有孝陵。孝陵内只葬董小婉。顺治仅是衣冠冢,因为那里“只种菘葵不种瓜”。
“藜羹一盏自言尊”——“藜”是灰菜,用灰菜做成美餐盛出一盏,这是自食其力的的自尊。玄烨是皇帝,自然是天下共尊之人,说他乃是犊鼻徽中的虱子,即迟早要被捉出来,暴露真相。
虱通称虱子。虱比喻寄生。韩愈《读吏诗》:“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把玄烨比喻为寄生之虫子。玄烨不是顺治的儿子,只能视作寄生子。“裈”是有档的裤子,以别于无裆裤子而言。《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裤裆”。这就是把玄烨视作裤裆夹缝中生存的虱子。他如今尚没有足够的力量,还是在夹缝中生存。不敢离满清,也不敢出头露面说出真相。如果时机成熟,他就会勇敢地站起来。还其真面目。
“长镵短蓑吾事了”:“镵”是古代的一种犁头,装上弯曲的长柄,用以掘土,叫长镵。这就是吴之振劝冒辟疆。如今还是披着短的蓑衣,拿着长镵做一个日出而作的日落而息的羲皇上人,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可以高讴《好了歌》了。
“生儿那用识金根”:生了一个儿子玄烨,不需要认为他是后金的根。玄烨是你的儿子,迟早会认祖归宗。
“杂植蓬麻正复斜”:“蓬麻”,“蓬”的是草字头加一个“逢”字,即逢遇到了千里草,“麻”是“广”字头加一个“林”字,林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潇湘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女瑛和娥皇,也就是顺治的两个妃子董小婉和董年。原是冒辟疆爱姬。冒辟疆失去了“蓬麻”收获的却是“大瓜”,这大瓜就是千古一帝康熙。
“薰莸须要辨根芽”:“莸”是一种无确指的草。《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后也用喻恶人,“莸”与“薰”对称。吴之振要冒辟疆耐心等待。要分辨你的儿子是善人还是恶人,不能心急,用十年时间尚不嫌多。因为过了十年“尚犹有臭”。且看这个“臭”字。乃是由“自”字和“犬”字组成,原来这是“一薰一莸”都是“臭”。都是自家的“犬”字。
玄烨对待你好对待差都,都是儿子对待老子的态度。他对待你差,他可能有难言之隐。你还是要忍耐一下,要过十年方始能看清分明。
“年来百事多求益,论担街心买大瓜”:这年可视作是董年,董年来了说明详情。那么诸多事情都可以得到完满解决。你尽可以到街心挑着担儿去卖大瓜,这大瓜就是玄烨,他迟早会投入你的怀抱。吴之振的四首诗,当然给冒辟疆很大的鼓励。冒辟疆心领神会做四首诗和之。
第一首第一句:“古处方知吾道尊”,冒辟疆运用的是古处方,这古处方是西施的“兴越沼吴”之计,是吕不韦的调包记,所以冒辟疆被诗友称为吕不韦,把董小婉董年称为西施。冒辟疆使“道”得到光大,从而达到匡复大明的目的。
这种“道道”自然要使人崇尊,他是“灌园担粪腹可扪”。冒辟疆所做之事是担粪之事,是虽然臭不可闻,但是冒辟疆顾不得了。他做这种下三滥的事自己并不感到可耻害羞扪腹自扪,上对得天下对得地。自然是做了一件顶天立地的大好事。自己是“平生意气摹钟鼎”。“钟鼎”是重器,如果是国之重器,那就是国家的宗庙。冒辟疆举止是动了一个国家的根基。如今“抱瓮今朝见本根”,“抱瓮”即秘密藏在瓮内,尚无人知晓。但是冒辟疆知道“本根”玄烨是自己播下的种,是冒氏家族的根。
第二首诗。“覆齑连嚼酒欹斜”。“齑”是指细碎的菜。“覆齑”则是指反复的切碎。即在明末清初,战火不断,生灵涂炭。朝廷已经颠覆。但是“柔蔬”经霜打之后又生出了芽,这就是雪中的嫩芽。这也是冒辟疆在《红楼梦》中取名的根由。
第三句“天出此徒助鼎俎”。“此徒”乃是玄烨,是上天委派他来到人间的,是补天之石。来的目的是出点是“助鼎俎”,“俎”古代祭祀使用以载牲的礼器。“俎”又和“祖”相谐音。“鼎俎”可以视作“鼎祖”,即祖鼎。“俎”和竹,朱相谐音,暗中也指玄烨,乃是崇祯浴火重生的火凤凰。
此诗的最后一句:“金荣玉实不须瓜”。“金荣玉实”暗之满清之金,大明之玉,康熙市肩挑双日月,是金玉满堂的君主。所以无须“瓜”了。“瓜”是葫芦科植物。《红楼梦》中有大校葫芦庙被火烧,即大明朝南明朝灭亡。既然康熙肩挑双日月把满清和大明合二为一了,就无需再提及。大明河南明两个皇朝的宗庙了。
“弱冠凌云赋自尊”,是讲玄烨在弱冠之年已具有凌云之志。所以可以自傲地赋“自尊”。他顶天立地站在城南,离天只有尺五。可以伸手把天扪。可见他是天子,但是冒辟疆自身都处于“清华水木危巢上”。“水” 是满清,“木”是朱氏大明,两方面的人都不理解他能不危险吗?迟早有颠覆的可能。只能“平楚茫然味菜根”!这个菜根就是玄烨。冒辟疆此时尚处在茫然之中。
“匿峰庐匿两峰斜”:在水绘园中有山峰,水绘园外有泰山,也是山峰,故称“两峰”。也可看作大明和满清两处山峰。在匿峰庐合二为一了。
“种菜怜心不食芽”:虎毒不食子。玄烨是自己的儿子,冒辟疆组织洪门反清,这是配合吴三桂的三藩返青,并不是推翻康熙的统治,而是“清君侧”。可怜天下父母心,冒辟疆是不会“食芽”的。
“老去研焚依梵呗”:冒辟疆此时已是六十七岁,是一个老者,他一心在钻研著作《红楼梦》。孜孜不倦的奋笔写作,心中想的是大乘佛教中念的阿弥陀佛。他要普度众生。
诗的最后一句“抛书不用镇心瓜”:只要《红楼梦》这部书能稳稳妥妥地完成,那么他就可以安安心心地把书抛去,浑身轻松,不再用心于“镇心瓜”了。“镇心瓜”就是心瓜葫芦,就是宗庙。冒辟疆一门心思在《红楼梦》的著作上,一旦大功告成,他就是一个最快活最幸福的人了。
关于“瓜”吴之振的诗中有第二句是写到瓜:“只种松葵不种瓜”,“论担街心买大瓜”。冒辟疆的和诗也有二句写及“瓜”的诗句。“金荣玉实不须瓜”,“抛书不用镇心瓜”。
以上吴之振的二句和冒辟疆的二句均已作解释。如果把这“瓜”的含义和《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中的“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联系起来。这“瓜”又有另外一番含义了。“争饼”:争抢中秋的月饼,“黄发”是指老年人。《尔雅》:“黄发,寿也”。一说此典用唐僖宗命御厨以红绫扎饼,赐曲江新科进士事。宋秦再思《洛中记异》:“(唐)僖宗幸庆池泛舟,邸方食饼谈而美,时新进士在曲江,有闻喜宴,上命御厨删依人数各赐红骇饼饮一枚,故徐演诗云:莫欺老缺残八齿,曾吃红绫饼谈来”。
这场景可以视作崇祯元年。冒辟疆的父亲冒起宗,高中进士。在金銮殿上,冒起宗启奏崇祯帝:恳求崇祯帝嘉封自己的父母。是父母的教导有方,才使自己脱颖而出。崇祯念其孝道,给所有的新榜进士的父母予以嘉封。冒起宗被同年誉为榜花。唐僖宗给每位进士一枚月饼,崇祯给每位进士的父母嘉封,两者情况一样。所以冒辟疆写这“争饼”的典故进《红楼梦》。
到1684年,玄烨来如皋认父了,冒府热闹非凡,所有人都喜气洋洋,冒辟疆已是七十四岁高龄时的黄发老者,他来“争饼”自然高兴。
“分瓜笑绿媛”:“分瓜”指切西瓜。《燕京岁时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比牙错”。“凡中秋供月,西瓜以参差切之,如莲花瓣状”。“分瓜”又可指“破瓜”,隐二八(十六岁)之年。唐代段成式《戏高侍御》诗:“犹怜最小分瓜日,奈何迎春得藕时”。“绿媛”指年轻女子,绿是指绿鬓,乌黑而光亮的头发。“媛”是美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董年是木芙蓉,即是莲花。破瓜日正是冒辟疆在董年身上播下种之时。“果饼必圆”即大明周而复始又圆了。这正是破瓜之时,“迎春得藕”。冒辟疆和董年成为配偶,成双作对。破瓜后所得瓜子,正是冒辟疆的宝贝儿子玄烨!
这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行得春风必有下雨。冒辟疆大无畏的义举壮行,得到了回报,就是“兴越沼吴”之计得以成功,华夏大地得以光复,冒辟疆成为一位名流史册的英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