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钟,1970年3月生,江苏海安里下河人。1987年开始发表诗作,至今在《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林》、《扬子江诗刊》、《钟山》、《雨花》、《芳草》、《青春》、《延河》等文学刊物发表有诗作700余首,出版有《陌生的城市》、《小诗集》、《悬在半空中的雪》等诗集,诗作收入数十种选本。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1.作为云朵


  我指着他们说

  你来自清晨的棉花地

  你来自炊烟

  而你则来自河堤边的小树林


  像草叶上的露珠

  和夜晚的月光

  踩着积雪

  你们,来到这鹰隼的翅膀间


  我仍然识得你们

  你来自饭桌上的米粒

  你来自樱花

  而你则来自黄昏的门槛边


  2.霜降


  当我们看到草叶上的霜

  踩着露水远去的那些事物

  是不是又回来了


  还站在枝头的柿子

  坐在门槛边上的人们

  总是在清晨醒来的炊烟


  这些身边的人事

  都越来越低了

  仿佛是越来越贴近了土地


  给驼背的村庄披上薄薄的衣裳

  一夜未眠的猫

  在门前的空地上


  3.雨后的清晨


  天空中团云青青

  在松树下

  坐听鸟鸣

  夜晚的声音晶莹

  而清晨的声音婉转


  远处的房屋树木

  近处的稻谷和玫瑰

  村路上策杖而行的老者

  在薄薄的晨雾里


  雨后的清晨

  这些人事

  像西河里的流水

  和松枝上垂下的露珠

  都宁静而本分


  4.故乡


  正当黄昏时分

  习佛的人站在运河边

  口中念念有词


  他看见沉默的土地

  正在护卫着

  倦倦不息的流水


  仿佛是回乡的路

  总会遭遇困扰

  仿佛是利刃抵在骨架上

  正切割着时光


  唯有黄昏来临

  才算是真正回到了故乡

  流水蜿蜒

  仿佛是回乡的路


  5.梅花


  马上就要下雪了

  如果下雪

  首先应该下在梅树上

  那倔犟的枝条

  会因此而变得柔软


  好像是遇见你

  再迟钝

  也会像一匹马奔来

  驮着花瓣


  6.大雪


  比寒风更快

  大雪到过的地方寸草不留

  它几乎掩饰一切

  仅露出那应该露出的


  比方说

  一条沸腾的河流

  在魔法师的手里吼叫着

  却不能被收回


  7.雾


  雾从天而降

  雾在道路的中央升起


  这温暖的片刻

  即将带来一场大雪


  从一座山的背后

  从高高的云朵上走下来


  雾中的你

  手里捧着一束花


  像一场雪

  即将来到门槛边


  8.神来到我们的身边


  神来到我们身边

  贴在地面上的云层

  就散去了


  仿佛是光

  在勾勒着阴影

  世间的事物才缓慢地呈现


  世间的那些事物

  都有一张慈祥的面孔

  和谦逊的举止


  因为有光

  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才看见


  9.那一天


  像叶子回到树上

  鱼放进水里

  云朵回归山川

  而星星却闪烁在夜空


  我只是尝试

  将身边的事物

  摆放到

  它们本来的位置上


  像平原挨着海边

  这个运送着粮食和雨水

  那个却运送着

  船只和风暴


  我只能表达我的想法

  到你理解的程度

  你在想看的故事里

  而我在还乡


  10.运河边


  傍晚我来到这里

  想听一听河水的声音

  我知道它有

  与人生相似的痛苦


  它没有任何被掩瞒的履历

  也不曾有过夸张

  一生都小心地呵护着

  清澈与宁静

  不停划动的双臂,犹如波痕


  采摘白云和运送帆影

  都与梦想相关

  而它具体的付出与回报

  一瓣浪花

  仅托起一枚金币


  11.通扬运河


  天空拥有的

  它都拥有

  眼前的这条河流

  河水是最古老的

  而浪花每一刻都是最新的


  一条苦难的道路

  令我感叹

  它不停地用此刻的流水

  去覆盖彼时的云朵

  而得以重生


  我在河堤上若无其事地漫步

  装扮成和风吹拂

  可是内心里的鱼鳞

  却无端地

  浮现在河面上


  12.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三百里范围内

  都是绝望的平原

  如果要列举出一些高大的事物

  除了河堤上的树木

  就只有

  天空尽头的村庄了


  倘若不是它们

  把土地分割开来

  这片沃野会是多么的平常

  缓慢的日子

  又会是多么的孤单


 《北斗诗苑》编辑部

  顾 问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随笔集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路 东:诗人,作家,独立学者。1979年开始写诗,著有诗集《睡眠花》《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等,现居南京。

  张宗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江海诗人》主编。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的研究与批评。

  海 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8本,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主任编辑。上海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艺术评论等20多部著作。

  总 编

  高 翔:笔名野村、高瞻远,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82年发起创办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并任社长。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任职。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作品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主 编

  雷 默:出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20世纪90年初提出“新禅诗”,并进行写作实践。著有《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新禅诗精选》,作品在国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刊发,并收入多种重要选本。“悟空证实,由实及空”是其诗学核心,倡导汉语诗歌写作“化古、化今、化欧美”。

  责 编:陈 娴

  美 编:孙静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