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曼,字缓缓,70后,济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想用你的名字命名一座山——致诗人徐志摩》(外二首)荣获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诗歌《九州同》在第七届中国伏生诗会荣获一等奖;诗歌《菏泽之牡丹,我不说我爱你》(组诗)荣获“盛世牡丹”2025中国牡丹之都文学作品大赛银奖;诗歌《黄河是有家的(外二首)》荣获“百名作家写黄河”文学征文二等奖;诗集《我准备了一场醉》荣获第四届中国年度新诗奖之诗集奖。
1.喊春
绿,从窗前的树上掉下来
摔碎的声音
耳语我:到荒外去
阳光碎在衣裙上
一声清澈的鸟鸣绊住了我
喊春,就有风
喊风就有杏花落,绯红淌了一地
喊雨就湿了野桃花
在无人的谷底
战栗。心中的山水又涨了一寸
2.桃花隐语
在春天
每一朵桃花都过得胆战心惊
怕不开。怕开迟
怕开的时候你不来
怕你不凝眸
怕你凝眸时伸手或不伸手
怕风吹
跌落的花朵想再次跃上枝头
第二次丰腴
遇见你
3.黄昏
孤独比植物茂盛
秦腔穿过黄昏
苍凉从四面袭来
黄昏又深了一寸
从来不知道
一个人能背着云跑
一个人能被自己的影子绊倒
从来不知道
今年的春天不能采薇和咬青
从来没有一个黄昏比这个
黄昏更像黄昏
我更像我
4.墓碑
把一截子光阴
立起来
把更多的时间
埋进土里
5.父亲是棵草
父亲已经很久不会
说人话了
他想起什么,就冒出一棵草
用高于语言的言语
用植物的碧绿与枯黄于我诉说
——他认为我懂
也认为我懂得草的高级
6.蚂蚁
一群隐姓埋名的草民
有着生来就凋落的忧伤
须臾离不开土地
踩着小碎步
在这低矮的尘世
没日没夜地忙着生,忙着死
偶获一粒谷物
就以为是天下粮仓
从未挺直的腰杆
挺了又挺
仍像一座负重的石拱桥
试图把夕阳背回家
7.自画像
从初一到十五
我都在等自己圆满
画一幅自画像给你看
怎么画都有阴影
暗部隐匿着什么
自己都不知道
无法画明白给你看
即使把自己分解成π小数点后的
无数位,也不是全部的我
我被我的人形困住
不能和蚂蚁在树下讨论生死
不能与天空窃窃私语
我把活着活过了
我要我从人群中走掉
听风的话去想去的地方
可以停下来
也可以拐入另一条河流
做个有颜色的女人
给自己看
8.白茫茫
空气流动走出风
风里跑出刀子
武器中拣出骨头
火生出土
土里刨食的人捏出泥做的人
蚂蚁娶亲,队伍逶迤绵长
漫山遍野的人啊
庄稼一样活着
比恒河里的沙子多得多
身后堆满日子的空壳
土生金是世世代代的传说
无中生有,有就是无
有和人一起消逝在
白茫茫里
9.想用你的名字命名一座山
——致诗人徐志摩
风从纸上吹来
今夜,我该以怎样的姿势端坐
我的安静如一场海啸
诗人啊,佑我血液清醒
在长长的太息声中
让我把你的名字
从济南的北大山请出来
你的名字里,有诗歌需要的
沃土,水,阳光和空气
九十年前的11月19日
你撞破北大山头的浓雾
如星子般陨落济南
撒手所有的灿烂
我还稚嫩,尚未脱下蝴蝶的肉身
尚在人间徘徊
诗人啊,我可以抄近路靠近你吗?
像靠近一种宗教
把一小截你的诗歌别在胸前
蓬勃我的诗句
可以牧马,可以纳凉
也可以取暖
诗人啊
你已高出尘世和历史
想用你的名字命名一座山:
徐志摩山
你看,济南的北大山
早已圆寂成了诗歌的佛塔
(此诗2021年荣获纪念徐志摩逝世九十周年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
10.九州同
让我安静,像一块磐石
我要用一个又一个夜晚把光阴坐深,深到伸手就能触到最初的光芒
恍惚中感觉祖先共用一张脸。尧,舜,禹,孔子,伏生
从根部触摸《书》里的每个汉字,典谟训诰誓命
大禹,先生你是《书》里的几行字,歪歪扭扭写在最前面
你把曲的取直,把堵的疏通。把洪水猛兽训导得服服帖帖像你乖巧的子孙
你用脚掌丈量土地,目光所及皆是王土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现在的九州很小,小得只是几个地名
现在的九州很大,大得能将祖国搂在怀中
孔子,先生你不是传说,从来都不是
上学起你就是我们的大先生,“起立,敬礼”膜拜的第一人
周游列国你被最后一个国家拒绝。绝望如苦胆孤悬,那么高那么苦
你的叹息那么重,重如你身后缓缓关上的楚国城门
关得那么紧,挤不进一丝月光
先生,你不会想到吧,现在你是全世界共用的一枚太阳
五百五十个孔子学院那么温暖,那么慈悲
伏生,先生明月从你脚下升起,你将它隐于墙壁
三更灯火是个失眠的孩子
所有的故事张着嘴,它们都有诉说的欲望
先生,你听我说。硌过你脚的石子也硌过我
从济南府我的居所抬起脚就能到你的故乡邹平,光阴却走了一千四百年
你和我才得以相对而坐,在这个迷人的午夜
先生,我知道。黑暗中没有火炬你只有燃烧自己
你以一己之力苦苦撑起天空一角
断流之河流才能再次手牵起手,一滴水才能亲吻到另一滴水
先生,请,请,请。再给我讲讲《书》讲讲《禹贡》吧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一个古老而深沉的声音在九州大地再次蔓延开来
(此诗2024年荣获第七届中国伏生诗会一等奖)
《北斗诗苑》编辑部
顾 问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随笔集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路 东:诗人,作家,独立学者。1979年开始写诗,著有诗集《睡眠花》《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等,现居南京。
张宗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江海诗人》主编。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的研究与批评。
海 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8本,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主任编辑。上海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艺术评论等20多部著作。
总 编
高 翔:笔名野村、高瞻远,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82年发起创办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并任社长。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任职。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作品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主 编
雷 默:出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20世纪90年初提出“新禅诗”,并进行写作实践。著有《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新禅诗精选》,作品在国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刊发,并收入多种重要选本。“悟空证实,由实及空”是其诗学核心,倡导汉语诗歌写作“化古、化今、化欧美”。
责 编:陈 娴
美 编:孙静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