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说文》:“浦,濒也。”《诗·大雅·常武》:“率彼淮浦。”《吕氏春秋·本味》:“江浦之橘。”张衡《思玄赋》:“召洛浦之宓妃。”可见,作为普通名词,“淮浦”“洛浦”“江浦”之“浦”,意思都是水边,可以“浦”为词根而组词为“浦子”,而“江浦”,意思就是江边;浦口,则增加一个河流入江口的意思,也可以叫作“浦子口”。

  江浦,作为地名,更准确地说,作为地域名,最早见于唐代·姚思廉撰《陈书·程文季传》:


  “(太建)五年,都督吴明彻北讨秦郡,秦郡前江浦通涂水,齐人并下大柱为杙,栅水中,乃前遣文季领骁勇拔开其栅,明彻率大军自后而至,攻秦郡,克之。”


  唐代李延寿《南史·程灵洗传(附文季传)》记载相似:


  “太建五年,都督吴明彻北讨,至秦郡。秦郡前江浦通涂水,齐人并下大柱为杙,栅水中。文季乃前遣骁勇,拔开其栅,明彻率大军自后而至,攻尅秦郡。”


  秦郡,据沈孟化《万历江浦县志》(沈志)卷一:“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改堂邑郡置,治六合山。”而堂邑郡为西晋惠帝于永兴元年 (304) 置,辖境相当于今南京市六合区、浦口区(北部)地,还包括安徽天长市西部地。至此改为秦郡。秦郡治所在地“六合山”,在“沈志”卷四“废秦郡治”条,说得更明确:“在定山东。”查地图可知,应该还是在宣化山(山巅有泰山庙)下旧浦口城这一带。明朝嘉靖年间陈沂《南畿志》卷四《应天府·六合县》“宣化山”条:“(宣化山)在县南六十里。《旧志》云,晋安帝置秦郡于六合、宣化江上。”此则材料更明确指出“秦郡”郡治的位置,就在六合山、宣化江之间。

  涂水,即滁水,今名滁河。滁河发源于安徽省肥东县梁园镇,环绕今南京市浦口区西北,流经六合区,由瓜埠镇入江。

  南朝陈宣帝太建五年(573)陈伐北齐,当时秦郡、涂水(滁河)皆为专用地名,而“江浦”乃指江北之定山之西、宣化山之南这片区域。因这场渡江之战取得成功而载入史册,“江浦”二字也获得了地名的意义。

  南宋《嘉定六合志》里已有地名“江浦”,据“沈志”卷一《县纪》转引《嘉定六合志》载:“江浦在宣化镇南。”

  “沈志”卷一《县纪》又转引《嘉定六合志》有关记载:“涂塘入宣化镇,通江浦,达于江。”用以解释“陈伐北齐之战”应该就在古江浦之地。所谓涂塘,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东吴与魏交兵,吴赤乌十三年(250),吴王孙权遣兵10万,作堂邑涂塘(于下游堵塞滁河,造成一个大型湖泊沼泽区),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侵。“江浦”应包含在“涂塘”湮没区域之内。陈朝都督吴明彻要攻下秦郡(时已被北齐改作“秦州”),就必须先拔除北齐人在“江浦”所扎的水寨。

江浦街道之凤凰大街

  明初建县,当然将晋代宣化镇南的这一旧有地名,作为县名,从此“江浦”这一普通地名,成为具有行政区划意义的专有名词“江浦县”,所辖地域南移而又西扩。北沿宣化山、桃叶山一线与六合县分界;南邻和州,以旧驻马河为界,与和州瓜分了原属和州之乌江镇;东至大江;西跨定山(今属老山)直达滁河。县治初在浦子口,后改旷口山(今凤凰山),皆为背山面水之吉祥地。

  江浦县建置于明洪武九年(1376),隶属江南省应天府,县内行政管理实行“乡里制”,计有孝义乡(原属六合县)、丰城乡(原属滁州),以及白马、任丰、遵教、怀德等四乡(原属和州乌江县),洪武二十四年复割江宁县沙州(今南京上新河一带)乡民2000户,增建崇德乡,凡七乡;其中,孝义二里,白马三里,任丰四里,遵教三里,怀德二里,丰城一里,凡一十五里。后增崇德乡一十八里,不久为江潮冲决,仅存四里。共七乡一十九里。

  清朝建立后,江浦县隶属江南省江宁府,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江苏、安徽二省,江浦县属江苏省。县内实行“乡保制”,计有中乡、东乡、南乡、西乡、北乡等五乡。

  中乡(明朝白马乡):本城、东白一上、东白一下、西白一上、西白一下、南门外,共六保。

  东乡(明朝孝义乡):浦东、浦西、鼓楼、花旗营、塔塘营、丁家脑、高丽店、北城圩,共八保。注意浦口城一带已出现“浦东”“浦西”的地名。

  南乡(明朝崇德、遵教等乡):高旺、常山村、石碛桥、遵二上、遵二下、遵三、长河沿、蒲圩、针鱼嘴等,共九保。清初另有崇一、崇二、崇三等三保,均已坍江。

  西乡(明朝任丰、怀德等乡):任一、任二、 遵一、怀二、怀一上、怀一下、东白二、西白二、白三、崇五等,共十保。

  北乡(明朝丰城、任丰等乡):店东、店西、汤泉、白塔营、东葛、西葛、三合圩、青石岗、孟泽嘴等,共九保。清末合并东葛、西葛,改为毛汤桥,仅八保。

  有清一朝,各乡保的数量和名称略有变化,兹不赘述。综上所述,大体可推知明清江浦县所辖各乡、里、保的行政区划及其位置。其中许多地名沿用至今。

  清末民初改行“市乡制”,旧中、东、西、南、北等五乡分别改为江浦市、浦口市、星甸市、石碛乡和永宁乡,所属各保不变。民国十七年(1928)改组新村制,取消保制。不久原有“市乡”改称区,中曰城厢区,东曰浦镇区,南曰石碛区,西曰星甸区,北曰永宁区,后又以一二三四五冠之,对应于旧中东南西北五区。各区组织区公所。区辖乡、村。

  宣统三年(1911)津浦铁路通车,浦口江边设“浦口火车站”“浦口码头”,由此形成市井繁华的商埠,民国十六年(1927)六月,国民政府公布《南京特别市暂行条例》,将浦口商埠区划属南京市浦口商埠管理处管辖,原浦口城东门、南门一带仍属江浦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浦口商埠区域改建为南京市第八区。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组织成立伪江浦县自治总会(时称东政府)于浦镇东门,原国民江浦县政府流寓安徽省境内(时称西政府)。抗战结束后,国民江浦县政府还治,原第八区恢复建制。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江浦县撤区并乡(镇),原五区改建为十一个乡镇,即珠江镇、浦镇、东门镇、北三乡、桥林镇、乌江乡、高旺镇、星甸镇、赭洛乡、汤泉镇、永宁镇。其中浦镇由原金汤镇、鼓楼乡、虎山乡并成,东门镇由原左所镇、东门镇并成。1949年5月,浦镇、东门镇划入南京市第八区,成立两浦区人民政府,1959年改名为南京市浦口区。

  1949年4月,江浦县被“解放”,隶属安徽省皖北行政公署滁县专署,1953年划回江苏省,先后隶属扬州、镇江、六合专区,1971年归属南京市。

  2002年4月,原江浦县与原浦口区合并,仍称浦口区,原“江浦”这一地名仅保留于“江浦街道”中,差一点就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2024年4月29日


  注:

  ①《陈书》卷十,第174页,中华书局1972年版。

  ②《南史》卷六十七,第1633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沈孟化《万历江浦县志》卷一《县纪》:“安皇帝隆安元年,置秦郡,治六合山。(更棠邑郡为之,别置尉氏县)”

  ④《南畿志·卷四》刻本第二十二页。

  ⑤《嘉定六合志》:为六合第一部县志,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六合知县刘昌诗所作,又名《六峰志》,此书约于清末后失传(清光绪十七年刻印《江浦埤乘》犹列该书入“采摭书目”),但诸本“江浦县志”“六合县志”等地方志多有引用,从而得以窥见该书部分内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