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枚画过一本有二十幅图的《红楼梦画册》,其中第十八幅是《潇湘馆听琴》。

  冷枚还画过一幅听琴画,取名为《西厢听琴》。二幅画中的人物是三位,一个是潇湘妃子,一个是宝玉,还有一个是妙玉,画面二者不同,但是意境相似。

冷枚 潇湘馆听琴

冷枚 西厢听琴

  从冷枚的画册中《潇湘馆听琴》以及立轴中的《西厢听琴》,可知冷枚对“听琴”是情有独钟的。

  《红楼梦》第87回《感深秋抚琴悲往事》中的《潇湘馆听琴》。

  原文:【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妙玉道:“那里的琴声?”宝玉道:“想必是林妹妹那里抚琴呢。”妙玉道:“原来他也会这个吗?怎么素日不听见提起?”宝玉悉把黛玉的事说了一遍,因说:“咱们去看他。”妙玉道:“从古只有听琴,再没有看琴的。”宝玉笑道:“我原说我是个俗人。”说着,二人走至潇湘馆外,在山子石上坐着静听,甚觉音调清切。只听得低吟道: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

  歇了一回,听得又吟道: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又歇了一歇。妙玉道:“刚才‘侵’字韵是第一叠,如今‘阳’字韵是第二叠了。咱们再听。”里面又吟道: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妙玉道:“这又是一拍。何忧思之深也!”宝玉道:“我虽不懂得,但听他声音,也觉得过悲了。”里头又调了一回弦。妙玉道:“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里面又吟道: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妙玉听了,呀然失色道:“如何忽作变徵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宝玉道:“太过便怎么?”妙玉道:“恐不能持久。”正议论时,听得君弦“蹦”的一声断了。妙玉站起来,连忙就走。宝玉道:“怎么样?”妙玉道:“日后自知,你也不必多说。”竟自走了。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不表。】

  应该说冒辟疆写宝玉、妙玉听黛玉弹琴是源于生活。冒辟疆、董小宛、董年三位玉人都是精于音律之人。冒辟疆是宝玉,董年是妙玉。董年是出家人,黛玉是董小宛。三者的身份和《红楼梦》所叙的三人完全吻合,在《冒辟疆全集》中也屡屡说及弹琴的手法,尤其对忽作变征之声,音韵可裂金石,象征着某些不详的征兆也有所论及,可见这一情况乃是源自冒辟疆的亲身经历。

  《红楼梦》中写“太过”“不能持久”,君弦蹦的一声断了,这就是在讲顺治痴爱董小宛太过了,而董小宛正是利用顺治的“太过”的痴爱,不可持久,即顺治因痴情而失去了皇位,失去了江山社稷,结果造成“君弦”断了。即造成满清宗室断种绝嗣。《红楼梦》中写宝玉满腹有疑团,没精打彩,就是讲顺治因为“君弦断”而产生疑惑,心中不清楚究竟玄烨是不是他的亲生子,所以无精打采,这就是“潇湘馆听琴”的主旨。

  冷枚画了《潇湘馆听琴》之后,为什么还要画《西厢听琴》呢?很有可能冷枚非但瞭解《红楼梦》的情节,而且瞭解康熙的生母董年的情况。1689年8月,董年回到如皋,在泰山土丘上的“碧霞阁”定居。到9月1日康熙下旨把冒辟疆和董年隔离了,一对鸳鸯只相聚三十天就活生生地被拆散了,成为棒打鸳鸯的地方。相思整整三十年,相聚只有短短三十天,相当于相思一年抵消相聚一年。这叫冒辟疆和董年情何以堪。一个居住在宫殿般的尼姑庵碧霞阁内,一个居住在一墙之隔的三间茅屋即“匿峰庐”内。隔着墙,在西厢听琴。宝玉身旁的女子,很可能是脂砚斋金玥,即是冒辟疆的爱姬。而冒辟疆的另一爱姬蔡含已逝世了。冒辟疆生平最爱听琴。故有“西厢听琴”之说。

  且看立轴上冷枚写的一首诗,解剖这首诗即可明白为什么他要画这幅《西厢听琴》的画了。原来这幅画是专门为董年这位康熙的生母所画。

  画作有题诗:

深窗美人忆年华,

浪说文姬识断弦。

何似风前贞女引,

低昂一曲使人怜。

  且看第一句:深窗美人忆年华——

  美人为何人,还不是董年?她虽是皇娘。但是只能居住在碧霞阁内,吃素念经。碧霞阁如同皇宫,董年在此过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枯糙的生活,能不感到自己乃是“深窗”美人吗?从蒙古王府本中的蒙批中就可以知晓董年的心情了。“忆年华”三个字可以视作董年忆年华,这一句话把董年的突出了出来。《红楼梦》中的“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与之对应。

  第二句:浪说文姬识断弦。

  这里用典。宋词典故.文姬断弦。

  【出典】 《蔡琰别传》:“琰,字文姬,蔡邕之女。年六岁,夜鼓琴,弦断。琰曰:‘第二弦。’邕故断一弦而问之,琰曰:‘第四弦。’邕曰:‘偶得之矣。’琰曰:‘吴札观化,知兴亡之国;师旷吹律,识南风之不竞。由此观之,何足不知?’”(据《艺文类聚》卷四四引)后世常用作称美女子通晓音律的典故。

  这句赞美妙玉通晓音律,听出黛玉抚琴,“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果然,不久君弦断。

  此处的浪说之“浪”,作“随便”解,可以说是“随便说”吗?此乃欲擒故纵之法,字面上说“浪说”,实际上就是要更加注重。文姬晓断弦,蔡文姬乃蔡琰,冒辟疆把董事姐妹视作蔡文姬,连顺治也把董小宛称作琬琰。琬乃是董小宛。董小宛未进宫时为董小琬,进了宫失去了玉身,故改琬为宛。冒辟疆的好友吴梅村在诗中也称董小宛为为琬琰。

  吴梅村《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八首》序:“名留琬琰。”。《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九:顺治十七年八月乙酉(二十六日)”是日追封贵妃董鄂氏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瑞敬皇后。锡之册宝,册文曰:’……不褒琬琰之章,曷著珩璜之度’”

  清代是丘石常《楚村文集》卷三《有感》诗:“银河只隔水盈盈,诏下文姬不许行”也把文姬视作弟兄姐妹。

  此处的“晓断弦”三个字,甚有讲究,晓是董年的号为晓生之晓,弦字乃是“弓”字加一个“玄”字,康熙的名字为玄烨,玄烨自视为景星,乃是一颗射向天狼星的明亮之星,所以康熙死后,遗体先至景山,然后再葬入景陵。

  第三句:何似风前贞女引

  古琴曲有五曲九引和十二操。古琴曲九引分别是:烈女引、伯妃引、贞女引、思归引、霹雳引、走马引、箜篌引、琴引、楚引。贞女引是其一。

  《琴操》曰:“鲁漆室女作《贞女引》”

  贞女引者。鲁漆室女所作也。漆室女倚柱悲吟而啸。邻人见其心之不乐也。进而问之曰:有淫心欲嫁之念耶。何吟之悲。漆室女曰:嗟乎。嗟乎。子无智不知人之甚也。昔者楚人得罪于其君。走逃。吾东家马逸。蹈吾园葵。使吾终年不恹菜。吾西邻失羊不还。请吾兄追之。雾浊水出。使吾兄溺死。终身无兄。政之所致也。吾忧国伤人。心悲而啸。岂欲嫁哉。自伤怀结。而为人所疑。于是褰裳入山林之中。见女贞之木。喟然叹息。援琴而弦歌以女贞之辞云云。遂自经而死。

  此句用“贞女引”“言琴声之悲”,暗示董事姐妹屈躬就浊,但是清者自清。董小宛是怀忠而死。她是为匡复大明而死,而董年则是由于她是大义在身,造就了民族和融,华夏统一。故而被封为贞妃,这和“贞女引”的贞相合。

  第四句:低昂一曲使人怜

  此琴声有低有昂,低者甘愿遁入空门,一心念佛,修身养性,心如大海一般开阔,百流万水可容。而她的地位,非同一般,儿子是当今天子,她是皇娘,也就是王母娘娘,是千岁。低时甚低,高时甚高,跌宕起伏,何其激烈。董年在晚年被迫和冒辟疆死后泪别,孤孤单单过着凄苦的日子。冒辟疆死后她不辞辛苦,化费十年功夫,为《红楼梦》增删五次,终于在完稿后,闭眼离世,在天庭去和冒辟疆、董小宛相会了。能不使人怜悯吗?《红楼梦》把英莲改成香菱,就是相怜香菱与相怜为谐音。

  冷枚款署“金门画史”,正是冷枚创作非 “臣”字款作品时常用的别号。从雍正年间,冷枚虽未在宫廷供奉,却未离开京师,且有意与朝中官员交往。如冷枚的《杨万里诗意图》,作于雍正三年(1725),款署“金门画史”,正是冷枚创作非“臣”字款作品时常用的别号。照此推断,《西厢听琴》约画于雍正年间。

冷枚 《杨万里诗意图》

  正如金石先生所言的:【此画应为作者读《红楼梦》后所画,断非《红楼梦》作者依画而作书:

  1.此画涉及潇湘馆的环境以及三人的身份、衣着,都受制于全书构思框架。

  2.所提诗句与《红楼梦》前后文相互勾连,此诗有感而发又暗示文本情节】

  综上所言,可以认为1702年,董年逝世之后,康熙的皇十三子胤详把《红楼梦》蒙古王府本带回京城。康熙对这经过十年时间增删五次的全书一百廿回的《红楼梦》予以认可。此书冷枚的老师焦秉贞看过,画了十二幅有关《红楼梦》题材的画。

  冷枚作为焦秉贞的学生,继承了其师的画风,他分担熟读《红楼梦》,而且熟知内情。所以他画《<红楼梦>画册》内中有二十幅有关《红楼梦》的画。其中第十八幅为《潇湘馆听琴》,可以说冷枚的画决不是无的放矢的,而是有根有据而作。


  作者简介:

  黄伟民,男,汉族,194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系反清复明义士黄宗羲后裔。先祖黄越川与蔡元培、徐锡麟、秋瑾共创光复会,后光复会与华兴会、中兴会合并成立同盟会,黄越川系同盟会元老之一。其母彭萍曼系苏州望族,书香门第,清廉世家,其母祖上彭启丰状元及第,彭启丰祖父彭定求系康熙朝状元。

  黄伟民先生6岁始学日文、英文,从事口译、笔译六年,从事公务员20年,从事科技工作13年。翻译、编著出版书籍40余部。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科普一等奖,是上海优秀科普作家。他是上海增爱基金会创会理事、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意交流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史研究员,曾任意大利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他还是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特别顾问,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副团长。

  黄伟民先生是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名誉会长,多年来潜心如派红学的研究,先后著写关于“冒著红楼”研究论文七、八篇,其中有《〈红楼梦〉大揭秘》《古宫词与红楼梦》《中国具有马克思主义扎根发展的肥沃土壤》及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冒辟疆编年诗析注》,还有《与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的时空对话》《〈红楼梦〉中诗词解析》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