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基地落户,“兴小哥”服务矩阵推出……今年以来,兴化市以党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着力写好“体系建设、关心关爱、发展融合”三篇文章,切实打通新业态党群服务“最后一公里”,系列暖“新”服务组合拳让新就业群体有尊严有保障更有发展。
千份问卷催生“兴小哥”服务矩阵
8月2日,美团外卖骑手韩花平送餐至兴化市昭阳街道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墙上显示屏“兴小哥医院”五个大字时,“归属感”满满。“外卖骑手风里来、雨里去,难免发生碰擦导致身体受伤。但为了赶时间,只能自己简单处理一下。”韩花平说,现在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一旦遇上突发伤害事件,会有专人引导、及时医治。
“新就业群体大多是家庭的顶梁柱,定期健康体检成为其普遍需求。”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丰森介绍,在“兴小哥医院”完成血常规、心电图、B超等一系列检查,只需要交100元体检费。
目前兴化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2万人,去年以来,该市推出货运和快递外卖行业党建暖“新”十条,高标准打造85个“暖蜂驿站”,实现关爱服务清单化、活动开展常态化、培育管理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受到广泛好评,但也有一些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感觉“不解渴”。
如何以更精准的服务联“新”?兴化市发出千份问卷,把问卷中出现的“高频需求”变成“兴小哥学堂”“兴小哥银行”“兴小哥法律援助中心”等服务项目,形成“兴小哥”服务矩阵。“学技能、解纠纷、低息贷款买房,这些烦心事如今都能得到相应服务。”韩花平很是开心。
“乡村主播”摘得全省大赛一等奖
今年4月20日,第二届江苏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竞赛暨苏货新农人互联网营销大赛总结表彰会在南京举行,兴化市的网络主播张志玲荣获苏货新农人互联网营销大赛一等奖。
35岁的张志玲,曾因创业失败而一度迷茫。2021年她在帮村民卖滞销玉米时接触到主播行业,成了一名“网红”。去年,兴化市在全省县(市、区)率先成立网络名人联盟党委,邀请张志玲参加。联盟党委定期邀请专家授课、进行实操演练,帮助主播掌握自媒体直播的技能技巧。如今,张志玲的直播工作室发展步入正轨,被山东、山西等地邀请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她最多一场直播带货销售近10万元。
今年6月,江苏省委网信办、省互联网协会在兴化市开展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举办红色主播培训班,设立直播实训基地,助力更多乡村直播脱颖而出。据介绍,兴化市今年实施红色主播“双有”培育计划,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通过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技能培养、实践转化,全年培育500多位乡村红色主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外卖小哥推动“阳光外卖”工程
打开手机App,市民唐海翔下单购买了一杯奶茶。通过“阳光外卖”工程,他可以实时看到这家奶茶店的后厨和奶茶制作过程,“点得明白,喝得放心”。兴化市快递外卖行业党委委员刘斌说,这项深受消费者好评的工程推出背后,“头功”当属外卖小哥。
2022年,兴化市成立快递外卖行业党委,组织外卖小哥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活动。活动开展半年,外卖小哥反映最多的就是“部分餐饮单位后厨卫生状况堪忧”。2022年底,泰州市制定《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目前,兴化市已有131家餐饮单位加入“阳光外卖”工程,力争今年底覆盖到400家。刘斌说,他们正与外卖平台对接,申请在平台首页添加“阳光外卖”模块,在这个模块里,消费者可以看到所有参与“阳光外卖”工程的商户后厨。
暖心服务换来新就业群体的真心回馈。兴化市顺势组建“水乡红骑手”志愿服务队,发挥外卖小哥“走千条路、进万家户”优势,引导激励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成为风险预警员、文明宣传员、环境维护员;实施网络名人“百村千社万户”乡村行、“网眼看兴化”系列活动,帮助农户销售大闸蟹、龙香芋、兴化大米、红皮洋葱等特色农产品1700余万元。今年“七一”前夕,新就业群体中有1人被表彰为兴化市优秀共产党员,20人获评优秀“水乡红骑手”、最美货车司机。目前,兴化市正着力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以双向奔赴暖“新”聚“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