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诗经·商颂·殷武》


  ↑《商颂》是商朝及周朝时期宋国的诗歌,产生于商朝发源及建都地、宋国国都商丘。《诗经·商颂·殷武》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意即:殷商都城富丽堂皇,它是天下四方榜样。后用以赞美都城的壮丽。


  河南,“中原逐鹿”之地,中国“八大古都”其独占有四——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但,问道“商丘”,如若恍惚,顿悟:“是不是仓颉造字的那个城市!?”

  是也。河南商丘,素有“殷商之源”的美誉。商人、商品和商业均起源于商丘。商丘的城市名片为“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关于仓颉造“商”字的故事,不但在商丘地区民间自古流传,而且波及整个中原地区。

  商丘,是该向西“求”,还是往东“求”?向西,拥抱本省的省会郑州;往东对接外省的江苏徐州。

  扯开这个话题的缘由是近日的“商丘公交”陷停运风波。一个GDP三千多亿元、常住人口近八百万人的城市,怎么连公交补贴都发不起了?

  近两年,全国多地中小城市公交公司先后出现停运现象,有的整个城市停运,有的多条线路停运。往往公交公司发出停运通告,当地政府部门迅速介入,又很快宣布恢复运营。

  这些称“公交将停运”的地方,基本系地方财政比较薄弱的三线城市。


  制图:夏夏。

  商丘,2022年的GDP总量是3262.68亿元,在河南18个地市中排第7位,位居全国第101。紧随其后位居102的是河南另一座“非议”众多的城市驻马店,其2022年的GDP总量为3257.36亿元。

  对比于2021年的全国站位,商丘下跌2位。之前是前100,包括驻马店也是。也就是说,河南在2022年少了2个“经济百强市”。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商丘市一般公共收入201.6亿元,一般公共支出为519.4亿元,三百多亿的缺口。河南中原经济研究院在“河南地市经济分析商丘篇”中提及商丘市财政自给率逐年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低于河南省财政自给率,在全省排名13名。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商丘市委书记李国胜如是说。在2023年的市两会上,商丘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目标:今后五年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振奋人心的新蓝图之下,人们对“跌出百强”的商丘发展前景却不是很乐观。

  商丘作为重要能源基地,煤炭及下游加工依旧占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要想进一步发展只能谋求“借力添翼”,郑州、徐州皆是其理想之背。

  是乘“郑徐东风”扶摇直上,左右逢源呢?还是抓住一极?

  1

  商丘,河南的“第二个郑州”梦碎

  有人称“徐州的得失关系到王朝兴亡”,实际上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还有一座军事重镇,其战略重要性不逊于徐州,这就是河南省商丘市。


  制图:夏夏。

  商丘,地处河南省东部,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在境内穿过,是全省第二大枢纽城市。

  曾几何时,因其打造“河南第二大交通枢纽”地位,商丘被称为最有望成为“第二个郑州”的城市,然而,商丘发展不尽人意。如前所述,2022年商丘经济总量对比于2021年的全国站位,下滑2位,跌出全国经济百强市之列。搜狐号“老严拍案论古”分析认为:

  其一,工业基础薄弱,属资源依赖型城市,其它产业发展滞后。

  其二,铁路枢纽功能缺失。京九线中部枢纽在安徽阜阳,那可是一个大型编组站,这一站点布局,直接导致商丘有着铁路枢纽的地位,却没有铁路枢纽的功能。最为关键的是,陇海线与京九线并没有形成一个铁路枢纽,而是专设商丘南站服务于京九线。商丘站距离商丘南站7公里,换乘殊为不便。商合杭高铁贯通后劣势有所弥补。不过,郑州、徐州是我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日吞吐量远超位于两地间的商丘,这也意味着运输压力大。

  其三,位于郑徐两大经济引擎中间,削弱了地理位置优势。郑州、徐州无疑是两大经济引擎,周边优势资源自然向两地倾斜。相比之下,商丘夹在郑徐中间,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反而被弱化了。

  尽管如此,商丘依旧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

  从产业发展上来看,商丘市重点发展电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和服装服饰这六大高成长性产业。

  2022年,商丘市工业投资增长47.5%,增速居全省第1位;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1%,增速居全省第4位;“三个一批”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3个、开工建设426个、投产达效374个,开工率、达效率均达100%……这一组数据彰显了商丘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2

  郑州的资源配置无以顾及商丘

  商丘被定位为河南区域中心城市,且谋求成为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

  但是,从河南近几年的省级规划来看,显然是想做大“郑州都市圈”。


  制图:夏夏。

  “郑州都市圈”的蓝图从1+4调整为1+8。省市级国土空间征求意见已经公示。

  2021年12月,郑州都市圈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正式从“1+4”(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扩容到“1+8”。

  郑州都市圈扩容后按照规划将构建“一核一副”的空间格局。“一核”即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一副”即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和济源深度融合发展。

  郑州都市圈中,洛阳经济相对发达,受到的重视程度更高。近年,河南省多次向郑州、洛阳同时下放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据悉,这些省级管理权限包括新建铁路项目核准,火电站项目核准,部分外资项目、中外办学项目核准、旅行社等设立许可等200多项权限。

  省级管理权限,过去一般只下放给副省级省会、计划单列市以及部分重点省会,这次洛阳以普通非省会地级市的身份,获得与郑州基本旗鼓相当的省级管理权限,可见政策之重视。

  政策之倾斜、分权,郑州作为郑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的首位度不够明显了,自媒体“搜狐城市”分析认为,整体上看,郑州对周围城市的带动作用比较弱,且近年来呈现波动式下滑态势。数据显示,近几年郑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郑州对周围城市的带动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许昌、新乡、焦作和开封。

  况且,郑州都市圈虽然在制造业上的体量非常大,但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高技术、先进制造业还十分薄弱,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

  无疑,郑州对都市圈内都自顾不暇,河南这个东部“边缘城市”商丘就更不要太期望于省会郑州外溢资源了。

  3

  诸多共同点的两城,为什么徐州发展比商丘快?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徐州与商丘是近邻,陇海铁路、郑徐高铁、连霍高速都将两市连在一起。两个城市有很多共同点。

  徐州与商丘都曾是宋国都城:战国初期,宋国都城曾迁到徐州。

  商丘与徐州,都是“汉文化之乡”。生于徐州的刘邦,徐州“丰生沛养”,商丘永城市芒砀山斩蛇起义,反对秦朝,建立西汉。徐州自称“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商丘自称“汉兴之地”。


  ↑刘邦芒砀山斩蛇。

  商丘与同样身处黄泛区,数次洪水淹城又原地重建的徐州,是何其相似。

  商丘和徐州都是陇海线上的重要城市,也都是铁路枢纽城市,商丘有陇海线和京九线,徐州是陇海线和京沪线的交汇城市。

  商丘也是淮海经济区及徐州都市圈一员。

  那为什么徐州发展步伐比商丘快?


  制图:夏夏。

  其实,早在2018年商丘市党政考察团到徐州市就转型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放管服”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和黄河故道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学习。

  徐州思想解放表现在哪里?他们大胆摆脱“地级市”思维,摒弃传统的“苏北”意识,卸下老工业基地“包袱”,瞄准“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提出了“徐州三问”:

  一问如何把徐州的交通枢纽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问如何摆脱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和跟随发展的思维意识,走出创新发展新路子;三问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如何抓住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创新发展。

  在民间,2022年有市民提议,建设“徐州-商丘”的城际铁路。对此,徐州交通运输局进行了回复:至于徐州到商丘的城际铁路规划,将根据城市经济发展和需求,在未来铁路规划中给予统筹考虑。

  官方意思可以这样理解,根据未来的实际需要和战略意义,徐州-商丘的城际铁路不是没有可能。

  近年,商丘与徐州及徐州都市圈成员也频繁互动谋求合作,但贵在落实推进,骨头得一点一点啃,再难也得抱团发展。

  何况,徐州都市圈涉及的四个省,江苏的经济重心在苏南和南京都市圈,山东的重心在胶东半岛,河南则以郑州为核心,安徽更是倾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内的城市都并非四省发展的增长极所在,所以,这些城市很清楚,唯有携手并进,才能共同改变现状。

  (另,徐州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如何才能实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三角”,扛起“中心”担当?详情敬请关注城市圈《“散装的淮海经济区”:徐州能否担当“淮海之心”?》一文!)

  4

  寻找突破口,调整“点轴”定位

  前面我们分析了商丘“西接东融”策略可知,郑州辐射能力到商丘逐步弱化,徐州都市圈本身经济薄弱且成员都是各省内“边缘城市”又互为掣肘。那商丘的增长极究竟在哪呢?

  不利因素既在,那就要创造机会,变被动为主动。据此,有网友提出不同见解。

  百度贴吧“商丘城建”认为:商丘位于特殊的边界位置上,在河南经济区划中主要为郑州中心的发展提供原料和人才的供给。

  这一点,2023年河南省两会时,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支持商丘、周口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该贴继续分析认为,商丘经济之所以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商丘没有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来发展经济。

  从省际角度来看,商丘又被涵盖在淮海经济区内。因此在外围寻找突破口,对商丘经济的发展显得很重要。

  商丘应与淮海经济区中徐州以及新兴的济宁携手开创一个“新的淮海经济区”,把自己的定位调整为以“商丘-徐州-济宁”的增长三角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界的范畴,与淮海经济圈中的徐州、济宁形成紧密的联系,成为淮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定位实质是借助经济区内的资源发展自己。因此,有必要把淮海经济区内的增长三角作为商丘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针,依此来规划全市生产力的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经济发展问题。


  制图:夏夏。

  同时,以“郑州-商丘-徐州”产业带为开发突破口。根据商丘的区域优势,商丘应重点开发陇海沿线。

  商丘作为郑州和徐州的中点,必须加强与两地间的联系,成为其间必不可少的枢纽。将沿线培育成为“点轴”结合的产业轴和城镇带,使商丘成为两地之间以及淮海经济区内重要物流中心和能源基地。

  另外,视野可再扩大些,商丘可作为河南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找准产业融合发展切入点,重点引进一批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延链补链强链关键项目,加快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

  事实上,商丘与长三角的合作由来已久,中原佳海国际商贸城、传化公路港等一大批商贸物流企业已在商丘“开花结果”。随着商合杭高铁的贯通,商丘将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打造长三角高端产业转移的优势承接地。

  商合杭高铁打通了商丘与长三角沟通的新通道,不仅对商丘产业经济带来积极影响,这条高铁还可理解为是“米”字形高铁的延伸,是链接中原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合作的重要纽带,必将在两大城市群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可否认,商丘拥有地理位置优势,并且还是河南省内仅次于郑州的“双十字”枢纽城市,会是一个潜力股,后续发展直至成为中原大地上的一匹黑马值得期待。

  “通达商丘”,通达四方。愿“通达商丘”品牌在精明睿智的发展布局中释放出自己的光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