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布局的关键节点,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将于11月22日至28日在大理举行。

11月17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了“品牌引领发展·非遗点亮生活”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新闻发布会,邀请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大理州人民政府、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云南是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的宝地,拥有1.5万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145项,省级1033项。全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万余人,其中国家级160人、省级1929人。丰富的非遗资源为云南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重要依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芶开波介绍了“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的相关特点:立意高远,构筑非遗品牌发展新高地内容丰富,打造1+4+N系列活动矩阵特色鲜明,凸显品牌+场景+科技融合创新保障有力,四级联动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聚焦“品牌引领发展·非遗点亮生活”主题,通过品牌化引领,提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单位的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促成非遗品牌与市场的精准对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经过精心策划,本次品牌推广周形成以“1场启动仪式、4大核心板块、N场特色配套活动”为主干的丰富内容。凸显“品牌+场景+科技”融合创新方面,注重品牌聚力,激活市场动能通过场景赋能,深化沉浸体验。努力营造“好看、好吃、好听、好玩、好用”的综合体验,让非遗自然而然地融入当代生活。


大理成为诗意栖居

针对“2025非遗品牌推广周”为何选择大理原因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段红丽做了四方面的说明:“大理州非遗资源极为丰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优势显著、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效斐然、非遗传承赋能经济发展成效突出。”

截至目前,全州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3项,其中国家级18项,居全省首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61人,其中国家级18人,位列全省第一。

大理作为云南省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从2011年起步探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实践,2023年正式获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取得了“非遗活起来,村落美起来,群众富起来,文化强起来”的扎实成效。

大理持续完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名录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实现非遗资源全域化、系统性保护。白剧、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大理石传统制作技艺、彝族打歌等一大批项目得到有效保护。

大理作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正日益成为美好生活之选、品质康旅之选、诗意栖居之选、创新创业之选。在旅游发展中,积极推动“传承人+企业+农户”模式,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大理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超过1.1亿人次,旅游总花费1716.6亿元;今年110月,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0816.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308.68亿元,旅游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张 张红飞 图/赵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