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区,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33′,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合作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交汇点,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重要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石林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这里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1.5亿年前,石峰林立,姿态万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生产和生活,历史文化悠久。
这片土地上,还流传着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阿诗玛》。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的阿黑哥,反抗强权、追求自由,最终化作石峰的故事,不仅动人,更体现了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坚韧精神。

石林属喀斯特地貌,部分区域石漠化严重,海拔偏高,过去种玉米和洋芋,产量低、效益也低;只有靠种植烟草增加经济收入。
真正改写命运的财富密码,来自于上20世纪90年代。
当时,有群众引进人参果种植。没想到,这里产的人参果味道清甜,一上市就被消费者青睐。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种人参果的农户慢慢多起来……如今,石林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人参果之乡”。

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新农民”故事会首次走进云南,围绕“耕耘乡村向未来”主题,16位来自云南各州市的“新农民”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精彩故事。
故事会上,石林阳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冯小燕,讲述了她的一段创业故事,还有那份来自对家乡土地的深情与希望——

冯小燕在石林长大,自小看父辈和乡亲们在田间辛苦劳作,靠种植玉米、烤烟等传统经济作物卫生;一年下来忙忙碌碌,但收入却始终有限。
1992年,人参果从南美洲引进石林试种。这种学名“香瓜茄”的植物,与石林的海拔、气候、土壤条件完美契合。
当冯小燕第一次看到人参果,就被它的外形吸引——金黄的果皮上带着淡紫色的花纹,切开后果肉晶莹剔透、香甜多汁。当时,她就在想:如果能把这种水果种好,也许能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冯小燕邂逅了湖南的周和平。周和平带领冯小燕和几户彝族群众,成立了石林县第一个“人参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了有规划地种植人参果。
之后,合作社社员还把种出的人参果,带到北京、上海售卖。当时,因为人参果种苗是自育自繁,品种退化严重;所以当时的人参果品质不高,收入也不好。

真正的创业,是在2018年。那一年,合作社搭建了第一个简易育苗棚,希望能培育出优质的人参果种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记重击——第一批培育的种苗,成活率不到一半,直接损失了数万元。
那一刻,冯小燕和合作社的社员们,也想过放弃;但为了给大家找到一条出路,最终,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之后的那段时间,冯小燕几乎天天待在大棚里,查阅资料、请教专家,还专程跑到省、市农科院学习。

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孤独的,只靠着自己站着的人,相信你自己,认可你自己,你的明天会更好然。
经过反反复复试验,他们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育苗技术——在隔离温室中,采用进口基质和脱毒母本苗,通过茎尖扦插的方式育苗。这种方法培育出的种苗健壮、无病毒,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她们的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经建成110多亩的种苗标准化繁育基地,拥有超过5.6万平方米的自动化育苗温室,年出苗量可达2000万株。
随后,他们的种苗不仅销往石林及周边县市,还远销甘肃、宁夏、福建、海南、广西等省(区),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
更令人欣慰的是,人参果产业已经在西街口镇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种苗繁育到标准化种植,再到分株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同时,他们还和昆明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依托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不断提升脱毒种苗繁育、新品种筛选和高效栽培技术。

一条街的最大意义,就是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与不一样的烟火人间。
冯小燕的家乡是石林县西街口镇,之前,这里的农业,以生产烤烟、水稻、苞谷、大蒜、洋芋、荞等作物为主;工业以石材业为主,非公经济总量不足,是典型的农业山区乡镇。
随着人参果和烤烟等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到2019年,西街口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四季。而冯小燕的四季是:育苗、移栽、管理、收获,反复循环……
随着人参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冯小燕也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继续扩大优质种苗产能,让更多种植户能够种上放心苗、高产苗。同时,将继续携手科研机构,利用科技的力量,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绿色健康的种苗,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果和生态果。
在石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参果房子,人参果车子,人参果媳妇。”

虽然是玩笑话,却道出了人参果产业,给彝族乡亲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现在,随着市场需求的暴增,石林涌现出多家专业培育人参果种苗的企业,整个产业被带动起来。
经济的活力,终究体现在普通人的烟火气中。而这人间烟火气,从来也都是经济最真实的底色。
现在,石林人参果种植面积将近20万亩,年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将近40万亩的种植面积,综合产值超过35亿元。
石林,已真正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人参果种植基地、集散中心和优质种苗繁育中心。

家乡美食的香味,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大城市的繁华,始终替代不了那份淳朴的味道。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冯小燕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带领更多乡亲们,通过种植人参果实现增收致富,让被乡亲们亲切称为“金果果”的人参果,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之果。(文图/(张 密 张红飞 余 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