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江苏百强企业”“2025江苏制造业百强企业”“2025江苏服务业百强企业”三项榜单。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百强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7551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企业平均营收规模比上年增加26.55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这份榜单在呈现企业硬实力的同时,照见江苏经济稳中有进、活力迸发的态势,折射出企业群体勇挑重梁的坚实担当。

企业内生动力是支撑其持续领跑的核心引擎。百强企业总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大关,研发投入达1007.05亿元,这背后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度落地。恒力集团以8715.21亿元的营业收入稳居榜首,盛虹控股集团、江苏沙钢集团紧随其后,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技术攻关、优化产品结构等举措,不断巩固市场地位。制造业百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736.22亿元,其平均规模提升至617.36亿元,表明企业正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将生产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百强企业如一根根坚实栋梁,以扎实投入与不懈创新,构筑起产业升级的坚实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犹如阳光雨露,为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滋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江苏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潜能。苏豪控股集团完成5家省属贸易国企整合重组后,旗下贸易类上市公司市值上涨超10%,实现了从“分散运营”到“聚合发力”的转变。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政策精准施策,政府性融资担保对民企支持比重提至80%,助力知原药业新药基地等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改革这把“金钥匙”,正在不断破除壁垒、疏通堵点,让国企民企在公平竞技场上各展所长、协同共进。

开放拓界的广度,决定了企业搏击风浪的舞台有多大。江苏以制度创新破解开放瓶颈,为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业务一线进出口值达9.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07%,开拓服务国际市场。太仓港凭借“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前7个月汽车出口量突破43.57万辆,同比增长58.78%,成为中国制造驶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自贸试验区累计探索形成4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为驯鹿生物医药等公司打通国际研发治疗通道……这片发展的热土持续以制度创新之水,灌开放合作之花。

绿色转型不仅是责任担当,更是企业赢得未来的战略抉择。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已成为领先企业的自觉追求。南京钢铁集团累计投入超130亿元用于环保提升,获评江苏首家长流程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后,每年节约环境税、差别电价及回收利用效益合计约5亿元,2024年实现利润25亿元,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这种“生产线”化身“风景线”的实践证明,绿色投入不是成本负担,而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肥沃土壤,它让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锻造出更强劲的竞争力。

百强企业以其逆势增长的韧性、改革破局的锐气、开放共赢的胸襟与绿色发展的远见,充分诠释了经济挑大梁者的时代担当。持续激发内生动力、优化外部生态,众多企业必将在风云变幻中基业长青,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源泉。

原标题:《洪声E评 | “百强企业”彰显活力见担当》

阅读原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