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压舱石”。前三季度,江苏507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438亿元,完成率83.2%,283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经全部开工,162个制造业项目实现投产。今年以来,江苏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重大项目在稳增长、扩投资、增动能中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加速刷新的背后,是只争朝夕、全力以赴的奋斗姿态。项目建设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时刻紧盯不放,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在常州,项目代办员从土地挂牌到办理施工许可,始终和项目方、施工方“泡”在一起,必要时候将有关部门请到现场答疑、预审材料,实现“问题当场清、材料一次过”。发展一刻也不能等的紧迫感,全方位点燃了推动重大项目从图纸走向现实的关键动力。
重大项目不仅是当下的“成绩单”,更是未来的“风向标”。今年江苏共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225个,同比增长21%,占制造业比重超过六成。深耕高等级空气净化领域的美埃科技,其全新总部工厂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增加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的越级提升。南通的海门益诺思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正式启用,能显著提升我国医药企业在创新分子、先进疗法以及复杂制剂方面的能力。重大项目“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项目跑得快,全靠服务带。项目建设的“加速度”,离不开营商环境的“硬支撑”。全省各地要盯紧从谋划到审批、从开工到投产的每一环节,做到要素保障全面、项目审批迅速、协调服务扎实。推广“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等创新举措,让重大项目审批时间大幅压缩;践行“一线工作法”,认真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江苏用“把企业家当自己人”的真诚服务,激活企业轻装上阵、全速前进的动力,为推动项目建设注入强大助力。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竞争力。当一个个像丰胜粮食储备及食品智能装备这样的项目将产品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当微纳星空商业卫星制造基地项目投产后可年产150颗以上商业卫星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投资数据的增长,更是未来竞争力的积蓄。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群项目汇聚就能提供发展最坚实的硬支撑。众多重大项目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超前布局为江苏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赢得先机,铺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通途。
以轨道为笔,绘就发展新画卷;以项目为基,挺起经济硬脊梁。重大项目建设正以磅礴之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奋楫前行,书写着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原标题:《洪声E评 | 刷新“重大”进度条,挺起发展硬支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