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坚持德能用人标准,用自然现象比况社会现象
汉安帝似乎要有意同杨震对着干,接着又下诏,封奶娘王圣为“野王君”,并用国库的银子,派专门力量去为王圣兴修装饰坐落在洛阳津城门内的住宅。
奶娘王圣的住宅是“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因其侵占公共空间,耗用国家财力,激起民怨沸腾。
杨震又上疏皇上,希望皇上珍惜农时,不要为了满足个别人的利益而大兴土木。
汉安帝根本听不进杨震的话,更不顾民声四起,继续为奶娘建造豪华住宅。
奶娘王圣的女儿伯荣,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瓌勾搭成奸。刘瓌为趋炎附势,遂娶伯荣为妻。汉安帝因此却让刘瓌去承袭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
对此,杨震又坚决反对,第三次上疏,希望汉安帝遵守汉高祖皇帝刘邦与群臣的“白马约定”,不是有功之臣不得封侯拜爵。
杨震在上疏中明确指出,在爵位继承问题上,自古以来都是父死子继、兄亡弟及,以防别人篡夺。刘护的同胞弟弟刘威还健在,承袭刘护爵位的应该是刘威而不是刘瓌。天子只封有功之臣,诸侯靠德行获得爵位。刘瓌没有任何功劳和德行,仅以匹配奶娘之女的缘故,位至侍中,又被封侯,这既不符合高祖刘邦定下的老规矩,又不合乎经义,以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百姓更是迷惑不解。
杨震请求汉安帝能够以史为鉴,按照帝王应该遵循的规则办事。
汉安帝非但不采纳,并且开始反感杨震了。延光二年(123年),杨震被平调,由司徒任太尉之职。
汉安帝的舅舅、大鸿胪耿宝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给杨震,杨震不予理睬。
耿宝只好亲自上门游说:“李常侍是国家所依重的大臣,是皇上亲近的人,希望你能征辟推荐他的哥哥为官。我其实只是在转述皇上的旨意罢了。”
杨震不吃这一套,回答说:“如果朝廷想令三府来辟召推举,那也应该有尚书的令文。”婉言拒绝。
耿宝碰了一鼻子灰,“大恨而去”。
皇后兄长、执金吾阎显亦向杨震推荐他的亲友,故在平日里表现出对杨震殷情关照的样子。但杨震认为不符合条件,照样又不同意。
杨震坚持重德尚贤任能的用人标准,坚持在朝廷官场不开后门,独树一帜,难能可贵。谁知朝廷中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人有的是。
司空刘授听说这件事后,为了讨好阎显和耿宝,立马将那二人征辟,并在十日之内拔擢为官。
这样一来,杨震更加遭到宦官与外戚的怨恨。
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见杨震的奏折被皇上连连打回,又与耿宝、阎显结了怨,便相互煽动,倾摇朝廷,无所顾忌,他们谅杨震也奈何不了他们。这些人甚至冒充皇帝口谕下伪诏书,调拨国库钱粮木材,为自己起造家舍、园池、庐观,耗费国库银两无数。
朝纲混乱,皇帝昏聩,杨震虽为清官名儒、朝廷重臣,有时也显得十分无奈。
似乎老天爷也开始发怒了,洛阳一带接连发生地震和干旱灾异现象。
杨震又抓住这个机会,再次上疏皇上,从天人感应、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理论角度分析原因,由自然灾象延及人间事端,希望扭转朝纲混乱局面。
杨震认为,“地者阴精,当安静承阳”。而今,京师洛阳地动山摇,这是阴道太盛的表现。
地震发生的那一天是“戊辰”,即戊干辰支,二者为土属,加上地动,正好“三者皆土”,位在中宫,这是皇帝身边有人在滥用职权而引起的自然界反映。
虽然皇上能够考虑到边境未宁,外患不断,带头过菲薄艰苦的生活,官殿垣屋倾斜了,也只用一根支柱撑撑。虽然皇上也意识到京师的庄严雄伟,不在于崇楼高阁,能够像《诗经•商颂》中所描写的那样,令远近咸知政化清廉。
杨震引用《易经•系辞》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指出:那些谄媚邪佞之臣不能与皇上同心,他们骄奢越法,浪用劳役,盛修第舍,卖弄威福,道路欢哗,“地动之变”必定会发生。洛阳一带冬天无宿雪,春天不下雨,灾异不断,都与那些邪佞之人“缮修不止”而导致旱情出现有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