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刘邦与项羽:楚军中的杰出将领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月,刘邦率领自己的武装,很快拿下了已被梁国占领的胡陵、方与(均在山阳郡即今淮安境内)两块地盘。又回防自己的老家丰邑,将围攻丰邑的秦军击退。刘邦派大将雍齿专门负责守护丰邑,自己则率军继续向外扩张地盘,并且很快夺得薛地(今徐州境内)。
但是,到了这一年的十二月,楚王陈胜被其身边的御夫庄贾杀害,对楚军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守护丰邑的雍齿,后来又在魏军攻势面前,因其原先就“雅不欲属沛公”,从心眼里就瞧不起刘邦,所以就向魏国投诚、转身为魏国守护丰邑。刘邦只好放弃薛地,想重新夺回丰邑,但攻打无果,只好又回到老根据地沛县。这个雍齿,在刘邦夺得天下、当上皇帝后,还被刘邦封为侯,成为刘邦为自己而树立的不计前嫌、宽宏待人、以稳定人心的典型。
再说这时的刘邦,有点像没头苍蝇,到处乱打乱撞,孤军奋战,难以成气候。那么,刘邦又是如何从沛县走出去、与项梁的项家军联系上、正式成为楚国灭秦的楚军军事力量的?应该是刘邦主动去投奔项梁的项家军的。
秦二世三年的四月,项梁的军队击杀了已经自立为楚王的景驹,率兵驻扎在薛地薛城。刘邦此前已经取得攻打砀郡的胜利,人马已经发展到九千人了;并且在中途又结识了张良,二人成为终生战友。
刘邦得知项梁已经驻扎薛地,就带领百余骑随从去拜见项梁。项梁对刘邦应该是欣赏的,当即作出重大决定:给刘邦增派五千兵力,同时给他配备十名“五大夫将”,从而进一步壮大了刘邦这支队伍的武装力量。刘邦从此跟着项梁,编入楚军行列,与项羽一道并肩战斗,二人是地地道道的楚地老乡加战友。
刘邦军事力量壮大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取丰邑,因为那里是他的家乡。结果,雍齿被打败,逃到了魏国,丰邑又回到了刘邦手中。
楚军为了师出有名,项梁他们遍访民间,终于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当时,熊心正在民间牧羊。由于熊心是正宗楚王后裔,其身份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楚军终于找到了主心骨。
秦二世三年五月,项羽攻打襄城取胜后,回到薛地;六月,刘邦也来到薛地。在项梁的主持下,大家共同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为了顺从民望,增强号召力与凝聚力,仍然尊称熊心为“楚怀王”。都城治所设在盱眙。
新的楚怀王诞生了,“老楚人”在楚怀王熊心的统一领导下,在项梁的统一军事指挥下,全面开启了“亡秦必楚”的战争。项羽与刘邦各自施展才能,攻城夺地,他们要联袂将“亡秦”战斗进行到底。
楚军在与秦军作战中连连取胜,项羽、刘邦分别带两路人马,联手向西,与秦军作战。他们“西略地至雍丘”时,与秦军主力作战,结果是“大破秦军”,将秦朝大将李由斩杀。
与此同时,项梁的军队又在定陶“再破秦军”。但此时的项梁开始出现骄傲自满和轻敌情绪了。由于当时从七月至九月连续下雨,到了九月的一天夜晚,秦朝大将章邯“夜衔枚”袭击定陶,项梁不幸被杀,楚军损失惨重。
当时,刘邦、项羽他们正在进攻陈留,当项梁兵败遇害消息传来时,“士卒恐”,军心恐惧,对秦王朝政府军的力量要重新认识,不可小觑。大家商定,停止向西挺进步伐,全部“引兵而东”,撤回楚地本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边,将军吕臣的军队驻扎在鼓城东边,而刘邦的军队则驻扎在本属梁国的砀郡(今河南境内)。
楚怀王熊心因项梁之死而对秦王朝政府军产生畏惧,将都城治所由盱眙迁到彭城(徐州),他以项羽为鲁公,封项羽为长安侯,封品臣为司徒,吕臣和项羽的军队由楚怀王直接领导指挥。楚怀王同时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砀郡的兵力由刘邦统一指挥。


2025年5月27日于金陵四合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