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以及强行组织来的黎民百姓跪迎欢呼声中,进入江宁城。洪秀全将江宁更名为“天京”,并以此作为都城,正式定居下来。
此时的太平军已经发展壮大到60万兵力,足可与清王朝对峙抗衡一阵子。
太平天国在江宁定居后,开始大兴土木,兴建宫室,将原先的两江总督衙门毁坏后,扩建改建为天王府。为了“广其址”,扩大建筑规模,将附近居民房屋强行拆除搬迁。
为了建造洪秀全的天王府,“役夫万余,穷极奢丽。雕镂螭龙、鸟兽、花木”,并且大多用黄金制作。
除了洪天王的天王府,其他“伪王皆建伪府”,致使江宁人民的负担日益加重。
由于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吃饭的太平军,致使江宁城内粮食紧张,太平天国就“驱妇女之老而无色者出城,听其自散”。实际上就是把无数家庭给拆散了,让许多老年妇女无家可归。
另外,更为无耻的是,“尽取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妇女,指配给众,不从则杀之,守志者多自尽,死者万计”。
这里的“指配给众”就是将这些妇女分配给太平军做性奴,根据职位高低,分配到的女性多少不同。这些妇女如果不服从,就格杀勿论,有许多妇女选择自杀守节这条路,惨死者数以万计。
江宁城内,哀嚎声四起,凄惨至极矣。
在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后,洪秀全接着就分兵主动出击,一路“分党北犯中原”,企图占领河南、直隶,最终威胁清政府皇城所在地燕京,致使“天下骚动”。但最后还是被清军打退到黄河以南。
另一路由李秀成、李世贤兄弟分别率兵进犯苏、沪、杭等地,浙杭地区沦陷。
其他如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都有领兵出击任务。从此,太平军与政府军双方攻夺之战、拉锯之战不断,尤以江宁最为频繁和惨烈。
由于太平天国是在清王朝版图上出现的反政府政权,注定要不断遭到政府军的剿灭打击,因此,洪秀全“踞江宁”不是给江宁一方土地带来福音,而是带来更多的灾难。江宁从太平军到达那一天起,就已经变为政府军与太平军交战的主战场,江宁不宁,“太平”不太平。
清朝政府一路以湖北提督、钦差大臣向荣为将领,领兵一万七千余人,进攻江宁的通济门外及七桥瓮贼垒;连续攻破后,又驻屯紫金山的孝陵卫,共结营十八座,号称“江南大营”。
都统琦善又以钦差大臣身份,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诸军驻扎在扬州城外,号称“江北大营”。
江南、江北两大军营,随时向江宁城发起进攻。
但太平军势头凶猛,双方在江宁及周边不断上演着占领、夺回,再占领、再夺回的拉锯战。
与此同时,太平军也造成了周边地区大量杀戮事件。
与江宁相邻的杭州城被攻破时,江南诸军统领瑞昌及杭州副都统关福、江苏粮储道赫特赫纳以下“男妇四千余人,自杀同死”。
又据丹阳民国《束氏宗谱》记载,太平军在攻克常州时,地方政府组织民团阻止“长毛”(即太平军)东进常州,当地的苏、束、毛三氏族人与太平军对阵交战,结果除参战者全部被杀戮外,太平军还进村烧房灭族,当时仅束氏家族就有几百人被杀戮。至今在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的“束家村”,村上没有一个姓束的人生存。据当地老人回忆,束家村的人当年被长毛全部杀光了,现在村庄上虽然全为吴姓人氏,都是后来从附近别的村庄搬迁过来。
束家村的罹难情况与地方史乘谱牒记载完全相符。时过境迁,“束家村”地名成了那段惨痛历史的活化石。
(摘自束有春著《七朝古都南京》,广陵书社出版社2024年2月第1版,2024年8月第2版)


束有春2025年4月28日于金陵四合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