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城北园区正加快推进辖区河道整治及雨污管道建设,全力督促辖内企业合规排放,以“铁腕整治”推动区域水环境质量提升。最新数据显示,十圩港北环路桥站点氨氮、总磷等数值明显下降,辖区18家食品企业排放全部符合行业标准。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流域治理,围绕北中南三个片区分别施策。针对城区北部区域来水开展专项排查和整治,城北园区围绕渔婆港、十圩港、中心港、工农河、沙泥河等河道开展整治,确保“优水入城”。聚焦老城区建成区水体消劣,识别水生态环境问题、解析水体污染成因,推动水质改善。针对老十圩港、公园北侧河污染问题,我市开展28次现场溯源及手工监测,精准锁定氨氮为主要污染因子,系统分析引水源水质、污染累积等多重成因,并制订、推进综合治理方案,切实解决水污染“顽疾”。

我市还开展南部片区整治成效“回头看”,对270家工业企业涉磷情况进行专项排查,督促31家问题企业完成整改,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依托109个水质自动站,对39条通江支流及重点河道实施24小时实时监测;对十圩港、蟛蜞港(左岸)等主体水系断面开展溯源提升行动,通过对周边水环境进行“全面体检”,从而锁定污染源头,形成断面治水清单式管理新机制。通过人工加密采测精准追溯10余条问题河道,交办整改问题30余项。同时,建成“自动监测+人工核查”联动机制,动态支撑属地精准治污,保障通江支流水质,确保“清水入江”。

数据显示,1~8月我市10个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优Ⅱ比例达80%,较2024年提升33.3个百分点,蟛蜞港(左岸)、下青龙港(左岸)2个长江干流断面总磷均值均为0.067mg/L,同比分别下降17.7%、8.5%。

(融媒记者严智勇通讯员朱瑾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