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叶丽莉 姚敏 于洋

昨天召开的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擘画了靖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更让“教育兴则靖江兴”的理念成为共识。会议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奋力开创靖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一系列铿锵有力的部署为靖江教育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会议指出,要推动教育工作重点,从基础投入向品质提升的更高层次迈进,让优质硬件更好服务于人才培养;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把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作为教育工作的长期战略,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抓手,加强基础教育的创新启蒙、义务教育的兴趣激发、高中教育的科学实践。

省靖中党委书记、校长张志坚表示,省靖中将立足课程育人,面向全体学生,以德为先,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引导学生胸怀家国、陶冶情操,涵养文明、健全人格。牢固确立“学科强则质量优”的理念,建强每个学科,以精细、扎实、纵深管理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统筹竞赛强基高考三位一体,促进常规教学与竞赛辅导深度融合,争当泰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王建华说,外国语学校将聚焦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全过程,不断丰富课程资源,调优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实现教学成果与价值目标高度匹配,倾力打造群众满意、泰州一流、省内外知名的现代化高品质学校。

斜桥中学党委书记耿昌余说,站在新起点的斜桥中学将聚焦质量提升,铸魂强师,坚持温度与制度共存,弘扬“老杨树”和“三条船”精神。结合生源结构变化,分层教学,精准施策,用亮眼的成绩单回馈社会和家长的期待,做到“两个不负”,完成一代代斜中人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大力做好校长后备人才培养,打通从“教书”向“治校”的转变渠道,让更多优秀骨干迅速到岗历练,真正脱颖而出;为教师赋能、助力、减负,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让更多教师都能获得进修成长、展现风采的机会。会议对建设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提出具体举措,让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

“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荣誉获得者、省靖中教师陈亚萍说,靖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她将继续牢记育人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校内定期开展公开课、教学反思会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主动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让教育的火种在传承中越燃越旺。

“2025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实验学校教师秦海燕认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根基在课堂,核心在学生。作为一名九年级语文教师,她将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有深度更有温度,注重以文化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持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主动拥抱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用自己的专业与热爱,去助力每个孩子华丽绽放。

教育“软实力”是产业发展的“硬支撑”,会议提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要共同肩负起培养靖江学子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与会企业纷纷表示,将紧贴我市“456”产业链群体系建设,在做实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帮扶困难学子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

“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让企业深感振奋与责任,企业将以实际行动深度参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研课程体系,定向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为靖江产业转型升级筑牢人才根基。同时,做实助学帮扶,以爱心助学、实习通道等举措,为困难学生保驾护航。”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加明表示。

江苏恒力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创新办副主任陈林说,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擘画的教育发展蓝图,与企业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力量的需求高度同频。企业深切感受到,只有教育与产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才能为地方发展注入持久动能。企业将积极参与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助力靖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