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月,国民党江苏省保安九旅三营营长蔡鑫元不顾民族大义,公开投敌,带领日军海军陆战队广野部攻陷泰兴城。第二年,蔡鑫元部扩编为汪伪暂编陆军第十九师,勾结日本侵略军,在泰兴、靖江一带的重要镇村、交通要道筑巢盘踞,接连不断地向抗日根据地军民发起“扫荡”和“清剿”。

1941年9月,蔡鑫元部打通靖(江)泰(兴)线,先后在靖泰公路沿线的毗卢市、新丰市、生祠堂、白衣堂等集镇筑据点、修碉堡。靖江形成了伪十九师控制靖西,伪警陶明德部控制靖东的局面。

伪十九师控制靖西后,伪师长蔡鑫元垂涎伪警察局长陶明德在新港、八圩港口等地的巨额税收,处心积虑地想要得到这块肥肉,多次通过伪县长王钟鸣劝陶明德将部队纳入其编制,均遭陶明德拒绝。1943年4月上旬的一天,蔡鑫元借口靖东地区有新四军,派遣其手下陈正才部的两个营和朱鼎坤部共500余人占领了新港。陶明德对此虽十分恼火,但一筹莫展。

伪十九师占领新港,对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长安区弯腰沟一带有很大威胁。苏中抗日根据地通过新港运送物资以及往来秘密人员,也受到很大影响。中共靖江县委及时将有关情况向苏中三地委和军分区作了汇报。苏中三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叶飞对此十分重视,立即与军分区司令员陈玉生、副司令员张藩等人研究,决定充分利用伪十九师和陶明德这两股伪军争夺地盘的矛盾,狠狠打击伪十九师,进一步控制陶明德,从根本上扭转靖江地区抗日斗争的局面。随后,叶飞来到靖江,在弯腰沟附近的唐家埭召开靖江、如皋、泰兴、泰县4县独立团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认为,伪十九师突然东窜,不是临时动意,而是蓄谋已久。根据情报,伪十九师下一步计划就是吞并靖江城的陶明德,将整个靖江纳入其势力范围。因此,从靖江当时的形势看,必须采取“打蔡保陶”的斗争策略。会议对战斗作了具体研究部署,明确整个战斗由张藩指挥。

县委派联络部副部长刘永青去靖江城会见陶明德,要求陶明德在战斗打响后做到三条:不得出援伪十九师,斜桥至靖江城沿线大小据点不准放进伪十九师一兵一卒,及时提供伪十九师的行动消息。陶明德全盘接受。

4月15日晨,靖江、如皋、泰兴、泰县4县独立团和军分区特务营在张藩指挥下,于靖新公路的药师庵地段设伏。待伪十九师的陈正才部进入伏击圈后,伏击部队先是一阵猛烈袭击,随后就趁敌人晕头转向之时,从四面八方冲上公路,与敌人展开搏击。陈正才部的士兵被打得措手不及,有的枪还背在身上就做了俘虏,有的扔下物资和弹药拼命逃跑。陈正才等人刚过斜桥不远,遭此痛击后仓皇掉头逃向斜桥陶明德据点,但据点守军借口“防止新四军乘机冲进据点”不予开门。陈正才等眼看进据点躲避无望,只得落荒而逃。整个战斗,仅几十分钟就胜利结束,打死打伤和俘虏伪十九师450余人。陈正才部受此沉重打击后,近1个月的时间龟缩在据点不敢轻举妄动。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纷纷掀起抗伪粮、伪捐的斗争。

靖新公路大捷痛歼了伪十九师的有生力量,粉碎了蔡鑫元霸占整个靖江地区的阴谋;增强了陶明德对共产党、新四军的信任和依赖;对扭转靖东及整个靖江抗日根据地的形势,起了战略性的转折作用。

(靖江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供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