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的“老乡镇”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遇到不合理的分工或形式性的工作敢大胆拒绝,对领导的“画饼”充耳不闻,但遇到森林火灾、转移群众等紧急性的工作却冲锋在前。
笔者认为,这种抓实避虚、坚持自我、淡泊名利的工作态度,源于他们的以下几种工作经历。
一个部门一个人,立下汗马功劳却原地踏步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最令许多干部意难平,工作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工作完成后要求干部淡泊名利。
许多人只看到了一批干劲消退,却未曾了解他们此前的委屈。扶贫攻坚战胜利后,有背景的干部被提拔了,与领导关系好的也调到人大办了,唯独阿李,领导提出了:你对业务较熟,再坚持两年,到了换届选举时,“汝亦坐莲台”。
一个部门一个人,阿李尽心尽力,全镇监测对象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保持在全县前列,两年到期后,领导以党员干部要淡泊名利,服从组织安排为由批评了阿李,自此以后,阿李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变化。
服从安排,全力补救工作却反被追责
“一盘棋”工作原则给了单位领导较大的人事分工权限,“党委会调整干部分工+谁办事谁负责”让一些干部受尽委屈,苦不堪言。
老张年轻时性格老实,为人踏实肯干,在计划生育工作还是“一票否决”时,老张被安排在了计生办,天天忙个不停,等考核结束后,民政的危房改造工作又快超过期限,领导通过一场会议便把老张调到了民政办。
尽管老张当时火力全开,加班加点,但是由于欠账太多,依旧未能按时完成工作,经过一番交涉,最后却以对老张进行谈话收尾,可怜的老张一天没闲过,却落了个工作不力。印证了西游记妖怪们的结局:有背景的妖怪被接走了,没背景的被一棍子打死了。
身体不适,仍被要求加班加点
组织最大的管理优势是:人性化管理。但是有些领导对于手中的权力却有不同的理解,把下属当成工作的棋子,寒了人心。
阿刘文笔较好,一直在材料岗位工作,有次阿刘因长期加班过度劳累,感染了风寒,领导却依旧下达了加班任务:明天的汇报很重要,吃点感冒药,必须加班拟好汇报材料。
虽然阿刘拖着疲惫的身体,高质量完成了工作,但依旧与那年的“优秀”擦边而过。至此,阿刘的材料质量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工作到眼神黯淡无光,这难道不是干部的悲哀吗?
有许多“老乡镇”,现在还未评上四级主任科员,还处于事业编管理岗九级职务。
在干部年轻化下,更要为“老乡镇们”拨乱反正,将职务晋升的名额向这些老干部们倾斜,感谢他们曾经的默默付出,用组织的温暖唤起沉寂的心灵,从而激发老干部活力,真正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循环运转的良性局面。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我是基层干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