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学失效了,

  而是世界换了算法。

  愿我们都能成为新时代的

  “自我算法工程师”,

  在不确定性中重构确定性。

  《经济学人》2025年6月的一篇封面文章,标题直白而尖锐地指出——“Why today’s graduates are screwed”(今天的毕业生为何如此绝望)。

  这篇文章文风诙谐但数据严谨,戳破了“高学历等于高起点”的神话。曾被视为阶层跃升捷径的大学文凭,正在快速贬值。这一趋势不仅发生在美国,也蔓延至整个西方世界,甚至包括日本和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

  01

  学历还值钱吗?

  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了

  “高学历”的光环正在褪色,这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感受,而是全球性的结构性转变。我们正步入一个大学文凭不再是“通行证”,而更像是一个“成本不菲的等待器”的时代。

  《经济学人》引用数据显示:

  收入差距缩小:美国本科与高中学历的收入中位数差距,从2015年的69%缩小到2024年的50%(注:客观来说,现阶段仍有50%的溢价。文中想表达的是溢价缩小30%说明高等教育的收入优势正在“边际递减”,且按照下降趋势将来差距会很小)。

  就业满意度下降:美国“毕业生满意度差距”已从长期的+7%下降到约+3%。

  失业率反常:22-27岁本科学历群体失业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由首次求职者推动上升。

  就业率下滑:斯坦福商学院2024届毕业生毕业三个月后的就业率,相比2021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共同指向:大学毕业,不再自动等同于更高的收入和更强的职业确定性。

  02

  那些“高大上”行业正在降温

  科技行业:从“香饽饽”到裁员重灾区

  Meta、Google、Amazon等自2022年以来共裁员超10万人。

  2024年Q1,美国科技岗位发布量同比减少38%。

  斯坦福商学院科技相关offer接受率相比2021年下降20%以上。

  公共部门:声望与吸引力齐跌

  OECD报告指出,西方公共部门面临预算紧缩、人口老龄化负担、数字转型落后等三重困境。

  英国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连续下滑,年轻人对“稳定”的认知发生转变。

  工程师:美国被全球化“外包”

  《Nature》:中国第一作者占比从2012年的19%上升至2024年的37%。

  高端制造与绿色能源创新重心转向亚洲,西方本土工程师面临全球竞争加剧

  法律行业:AI 正在敲开律所大门

  IBM、PwC等采用AI合约审查工具,削减入门级岗位。

  麦肯锡预测:2030年前,23%的法律职位将被自动化替代。

  媒体行业:几乎找不到“入门”机会

  美国地区性报纸2024年裁员率达41%,大媒体纷纷缩编。

  新闻专业毕业半年内找到全职媒体工作的比例不足25%。

  03

  时代的结构性变化

  毕业生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体能力不足,而是结构性变量变化导致的:

  1. 技术迭代快于教育改革

  生成式AI与自动化席卷各行业,教育体系却未能及时响应,课程滞后、内容落后,学生毕业即“错配”。

  2. 全球劳动力市场重组

  远程工作和国际协作打破地域壁垒,中低端岗位被“全球外包”,中产阶层的稳定岗位日渐稀缺。

  3. 毕业生被推向“高不确定性”轨道

  从实习、合同工到再培训的循环成新常态,“毕业即稳定”已成过去式。

  04

  该怎么办?

  只能学会在风中跳舞

  我们需主动适应,而非被动等待(参考OECD、BLS、斯坦福商学院报告):

  找准可迁移技能

  支撑我们在各种环境中生存、转型、成长的底层能力,不再是“精通某一工具”或“掌握某一知识点”,而是被国际教育组织称为可迁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s)或“终身胜任力”的深层素质。

  与AI协作而非对抗

  掌握AI应用、融入AI协作流程,成为AI时代的“增强者”而非“被替代者”。

  构建“复合身份”提升韧性

  设立主线职业路径+副线能力探索,降低单点失败风险。

  05

  精英大学的回报仍高

  这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现象,以下是数据和研究:

  教育回报高度依赖院校声誉与专业选择

  来自布鲁金斯学会和美国教育部的数据:常春藤等顶尖大学(如哈佛、斯坦福)的毕业生,10年后年收入中位数可达12万美元以上。

  普通州立大学或低排名私立大学毕业生,仅4万–6万美元。

  某些非营利性私校和社区大学毕业生,收入甚至不及高中毕业生,背负2–4万美元学贷却年薪仅3万美元出头。

  学费持续上涨,“非顶尖大学”的性价比持续下降

  《经济学人》指出:“当大学溢价逐渐降低,而成本仍然上涨时,普通大学的性价比正在被不断压缩。”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数据显示:2000至2023年,公立大学学费上涨近3倍(通胀调整后为1.5倍),但多数普通大学毕业生收入增长远远落后。

  大学名称决定第一份工作的天花板

  《哈佛商业评论》2023年研究:名校毕业生获得高薪offer的概率是普通大学生的3–5倍。

  原因包括:名校更容易进入咨询、投行、大科技公司,品牌信号、校友网络、职业资源显著更优。

  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的ROI排名报告

  乔治城大学与美国教育部合作的《College ROI Rankings》显示:

  ROI前50名几乎全部为精英大学与STEM导向高校;

  排名200名之后的学校中,出现大量“负ROI”或极低ROI,即贷款高但收入低,回本困难。

  结语

  《经济学人》文中指出:“不是大学失效了,而是世界换了算法。”愿我们都能成为新时代的“自我算法工程师”,在不确定性中重构确定性。

  来源微信公众号“群学书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