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践行“百姓日用”文明实践理念,在聚焦百姓日常、精准服务群众上拓展新途径、创新新模式、打造新亮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百姓生活,走进群众心坎。

资源下沉放大百姓幸福圈

傍晚时分,东兴镇惠龙村的村民们早早吃过晚饭,三五成群聚集到百姓大舞台周围。晚上7:00,“戏韵飘香润乡土 文化惠民暖东兴”演出准点开场,市锡剧团带来一场经典古装大戏,赢得满堂喝彩,村民们连连赞叹:“这锡剧听得真对味!”

这是市民文化生活的寻常一幕,也是我市实施“双十双百”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市级优质资源下沉、服务百姓日常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整合市级层面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法治教育、文化文艺、教育服务、体育健康、科技科普、农技服务、应急救护、消防安全等十项优质资源,32家部门共推出36个项目菜单,供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单”,实现实践供给与百姓需求的精准对接。

市委宣传部将理论宣讲资源下沉至西来镇,在瓜蒌园开展“与理共鸣·青年说”活动,让青年朋友在田间地头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市卫健委推出“健康有我”系列活动,每月常态化走进村(社区)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站;滨江新区办事处针对小区消防安全,“点单”邀请消防救援大队,为小区物业人员上好消防科普“安全课”……

市级资源的集聚下沉,有效打通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实践服务,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天天有、常常办、时时新。

错时延时解锁文化体验

每到周末,斜桥镇牧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个功能教室座无虚席。绘画、声乐、吉他、广场舞等“周末共享课堂”可满足老中青幼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成为了群众身边的“幸福加油站”。

 

我市在文明实践阵地日常开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错时延时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解决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提升文明实践服务效能,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大门常开、内容常新、活动常态。

去年以来,市文明办积极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推出“星期六文明集市”“周末公益影院”,让文明实践“不打烊”。市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充分发挥文化文艺志愿者主力军作用,推出春秋季公益培训班、午间艺术课堂、艺术夜课堂等活动。多元的时段选择方便市民将碎片时间集约利用,也让文明实践与市民生活“节奏同频”“步调一致”。

矩阵传播引领文明风尚

“邱大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进无止境的孜孜追求,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4月25日,一场以“敬业于心 匠心于行”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中国好人”邱明辉的故事让现场观众钱萍萍深受触动。

道德聚力,文明润心。我市充分用好城市空间、基层阵地、主题活动、媒体平台等载体,构建多维度、立体化传播矩阵,让榜样模范、新人新事、文明风尚成为城市“顶流”,推动文明力量整合汇聚、文明实践有声有色、文明风尚可触可感。

 

漫步城乡街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靖江文明16条”、八礼四仪等公益宣传与城市街景相得益彰,在扮靓城市空间的同时悄然传播着文明理念。“报台网微端屏”全媒体平台常态化开设“靖善靖美”系列专栏,图文并茂展现文明实践活动成果、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小靖说文明”媒体专栏采用微情景剧、“段子”新编等形式传递文明主题。“靖美一刻”系列短视频展现身边好人风采,让凡人善举成为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每月发布的“靖善靖美·新人新事榜”,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百姓善行小剧以小品、情景剧、音乐剧等形式演绎善行义举,并通过线上展播、线下巡演的方式,送到市民群众身边,传递真善美。

从资源下沉的精准滴灌到实践阵地的创新运营,从艺术场馆的普惠开放到矩阵传播的风尚引领……我市将从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推动各方资源力量与文明实践阵地对接,切实提升文明实践的触达率、覆盖面,推动文明实践成果惠及更多市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