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万物复苏。从苏州上方山的郁金香花海到南京玄武湖的梅林胜景,从连云港的滨海露营地到常州时令春菜的舌尖盛宴,从“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招牌带动游客爆发式增长,到兴化千垛油菜花海日均门票收入超百万……一幅幅“人随春好,春与人宜”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春日经济也如春潮般涌动,成为激活消费市场的一股强劲暖流。

莫负好春光,不如游一场。古人云“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如今这诗中的场景正在神州大地轮番上演。随着气温回暖,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露营野餐、品尝春鲜。无锡鼋头渚的樱花雨里,姑娘们提着裙摆定格笑颜;南京梅花山的林荫道上,银发夫妻牵手缓行;苏州树山村的梨园中,孩童追逐着翻飞的纸鸢。这场全民参与的春日狂欢,既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远足。需求端的“春意渐浓”和供给侧的快速响应相得益彰,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和“赏花专列”线路的开通,让“诗和远方”近在咫尺,青团、河豚、春笋、香椿等时令美食纷纷登上春日餐桌,成为食客们争相打卡的心头好,各类春日主题的艺术节活动异彩纷呈,春日经济正在掀起阵阵消费新热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游”不同。在近几年的春日经济图谱中,春日赏花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场景新方式。无锡阳山桃花节的无人机表演与万亩桃林交相辉映,南京玄武湖公园开设生态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梅林中学习植物知识,苏州树山村“梨花艺术节”期间民宿爆满,扎染工坊的预约排到三周后,徐州春日书市单日客流突破2万,古籍修复体验区排起长龙……这些创新实践印证着:当下人们对春日的期待已经不再局限于“走马观花”式的基础观光,而是转向了更具文化厚度、情感温度、体验深度的复合型、沉浸式消费。现代人不仅要看花,更要品文化、学手艺、寻故事,在春光里完成身心的深度滋养。形形色色的消费需求在这场春光里交汇激荡,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节节攀升,也为文旅市场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以春为媒,赋能春日经济“一路繁花”。在春日经济遍地开花的阶段,不同地域、产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应当跳出低端复制的怪圈,立足区域特色深耕品牌建设,通过加强与本地文化、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文旅应用新场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春日经济金招牌,不断提升春日经济的吸睛度和影响力。同时,要让春日繁花实现从一季限定到四季常青的转变,必须紧扣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形成“赏花+”生态体系并进一步延链强链补链,凭借更开放的场景融合、更精准的业态创新、更温暖的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人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增强春日经济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使得春日每一朵花的绽放都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春日经济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共舞,更是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奔赴,要将自然馈赠的“颜值”变现,实现从“春日繁花”到“经济长青”的跨越,让消费市场的活力始终如春潮涌动,为中国经济注入盎然生机。

供稿:东双沟镇(张敏)

原标题:《洪声E评 | 花开时节动神州 春日经济打造消费新图景》

阅读原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