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课本中,把满族改成满洲族。“满洲”二字是从“曼珠”演化而来。西藏喇嘛教的活佛称满清的开宗鼻祖是文殊菩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顺治要带董年去五台山出家为僧,这是一种说法,当然文殊菩萨可以写成文珠菩萨,珠和殊相谐音。到乾隆年间。把满洲谐音称为曼珠或者曼殊,这在前面已做解释,再做一些补充。
冒辟疆的义子陈维松写的《迦陵词全集》中内中写道:冒辟疆的家乐班是接受阮大铖家乐班的班底之后扩充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家乐班。家乐班在名师陈九的调教下,三位歌童脱颖而出。一位是徐曼殊,另两位分别是秦萧和杨枝。王时敏大画家的儿子王挺在《祝冒辟疆社盟翁先生双寿序》中写道:紫云(徐曼殊)善舞,杨枝善歌,秦箫隽爽,吐音激越。能度北曲,听者凄楚。
冒辟疆家乐班中的徐曼殊尤其擅长演《邯郸梦》。陈维崧有一首词名曰《满江红.过邯郸道上吕仙祠示曼殊》下有原注云:曼殊工演《邯郸梦》剧康熙戊申,云郎年才二十有五,随陈其年入都。日下胜流,震其声名,争欲一耹佳奏。南腔北播,菊部歌儿多摹其音。于是京邑剧风爲之一变。龚芝麓诗所谓:“一从水绘园中住,席帽轻衫到国门.听说绕梁歌绝妙,花前还许老夫闻.”这一点与脂砚斋说写脂批相合,北曲首创者乃冒辟疆。在冒府的得令堂屡屡上演《邯郸梦》。
汤显祖《邯郸记》写卢生邯郸道客栈中做黄粱梦。内中《合仙》一出,写卢生梦彻顿悟,随吕洞宾上天界,八仙相会,接过何仙姑残花帚,在阆苑扫花。可以认为卢生乃冒辟疆,他随吕洞宾上天界,吕洞宾者乃铁拐李,铁是满清的姓氏,满清拐走了朱氏的江山,李为木子李,木是朱姓之图腾,代表朱氏大明,铁拐李三个字,倒过来就是李拐铁,玄烨是崇祯浴火重生的火凤凰,冒辟疆使美人计,兴越沼吴成功,朱氏大明又把满清的江山夺了回来,这就是《红楼梦》中的“青埂峰”,“埂”即更换土地。
冒辟疆写完了《红楼梦》归天了,他和董小宛相会,董小宛乃何仙姑。在人家董小宛二次扫花、葬花,在天界阆苑也扫花,因为她是总花神,曼殊擅演《邯郸梦》,《邯郸梦》意味着朝代交替,所以用曼殊作代名词,曼珠者,满洲也,即朝代交替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