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给了我再活一次的机会!”1月18日,在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病房,市民王静(化名)和家属为胸外科赠送锦旗,感谢医院胸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密切协作,挽救了她的生命。王静是我市首名人工心脏植入康复出院的患者,一颗“电子心”让她重获新生。
王静是我市斜桥镇斜桥村村民,多年来备受心衰困扰,平日里胸闷气喘,食欲不振,一旦染上感冒,胸闷症状加剧,尽管反复住院治疗,多次赴上海、南京等地医院就诊,但疾病并未根治。
一个多月前,王静的心衰症状再次加重,甚至到了食不下咽、睡觉不能平躺、活动困难的地步,入住市人民医院后,相关检查提示左心衰严重,再不干预随时有生命危险。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医院迅速行动,组织胸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内科、血液科等科室联合会诊。经充分评估,专家们认为患者心衰症状已无法改善,需尽快实施“换心”手术干预。
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夏漫辉告诉记者:“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又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其心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挽救生命的解决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做心脏移植,另一个是植入人工心脏。”
由于人体供心数量有限,人工心脏植入几乎成了王静重获新生的希望。人工心脏,学名左心室辅助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机械泵或生物材料帮助心脏进行泵血。左心室辅助装置与患者的心脏左心室和主动脉相连接,相当于为患者自身心脏装了一个能动心脏“泵”,替代其部分或全部功能,从而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2024年12月中旬,在完成充分准备后,市人民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素有“终极救命神器”之称的ECMO随时就位,在多科室的紧密配合下,手术过程顺利。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成功只是治疗过程的开端,术后的监护工作任重道远。患者术后安全返回ICU接受进一步监护和治疗。
2025年1月,王静成功转入胸外科病房继续康复治疗。经过10多天精心照顾,王静病情逐渐稳定,1月18日顺利出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