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十二) (三)从个人层面看,要求为政者必须具备传统文化素养。一要知书识礼。成语“知书识礼”中的“书”与“礼”原始含义就是指《尚书》与《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泛指儒家经典,这是评价一个人涵养如何的重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十一) (二)从社会层面看,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接受。一是注重儒家经学传授普及。自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并亲自教授弟子达到三千多人,掌握知识成了平民的权利而不只是少数贵族阶层的专利。我们从杨氏一门的发展轨迹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十) 从国家层面看,第二点是:治国方略,由道而儒,不断表彰六经。自古以来,攻守之术不同,骑马打天下,但骑马难以治天下。汉初,新政权刚刚建立,曾经拿儒生冠帽来当尿壶的“亭长”出生的刘邦,鉴于秦王朝以法为教、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九) 三、杨门启示录中国封建王朝,以汉王朝建立时间最长,前后达426年(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如果减去西汉时期的吕后执政8年(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减去西汉与东汉之间的王莽“新”政权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八) 杨秉“三不惑”,一次扳倒五十多名贪官当时朝廷宦官势力方炽,宦官们又不断保举推荐、任用他人及自己的子弟为地方官,“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宦官系列官员布满天下,他们竞为贪淫,导致“朝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七) 二、杨秉“三不惑”杨秉为官“余禄不入私门”,穷到“并日而食”又官拜太尉杨震有五个儿子,杨秉位居老三。年轻时,杨秉就研习家业,史称其“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学,即西汉时的易学博士京房的“易经学”。京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六) 老太尉遭诬陷服毒自杀,新皇帝平反昭雪神鸟也悲鸣延光三年(124年)春天,汉安帝东巡岱宗即泰山时,樊丰等人又伪造皇帝诏书行事,被杨震的部下高舒得知后,商定要将此事告诉皇帝,但又必须等到皇帝回京后再议。樊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五) 杨震坚持德能用人标准,用自然现象比况社会现象汉安帝似乎要有意同杨震对着干,接着又下诏,封奶娘王圣为“野王君”,并用国库的银子,派专门力量去为王圣兴修装饰坐落在洛阳津城门内的住宅。奶娘王圣的住宅是“连里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四) 杨震用儒家经典正朝纲,不惧得罪皇帝奶娘与宠妃大凡清白廉洁、品行端正的官员,必然具备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的无私无畏秉性,杨震就是如此。汉安帝刘祜本为清河王子,汉殇帝驾崩后,太后邓绥征立为嗣皇帝,即位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
“四知”与“三不惑”:来自汉代杨氏一门的风范与启示(三) 一.杨震“四知”诲属下,愿留清名传子孙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虽然将近五十岁才进入仕途,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及丰厚的学养,使他在官场上稳步成长,连续四次升迁后,很快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由荆 文化纵横 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