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未来——来自田野的观察和思考 从人口、就业和经济的角度看,村庄、乡土在今天的中国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后来者,中国会不会步欧美后尘,走一条乡村消失的现代化之路?本文基于对东中西部三个村庄的田野调查,描述和刻画了“空心村”“家属区”和“产业村”这三种变化中的村庄类型,并就乡土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做出了初步的探讨。 新城乡 2020年12月24日
吕德文: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 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县域应该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接点,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还有一定空间。这种空间就在于为农民进城提供生计支持,为在村农民提供更好的市场机会,以及通过承接国家资源下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新城乡 2020年12月22日
警惕这些基层“小事”伤及根本! 我们常听到干部谈起一些“小事”:“能者多劳”产生了反讽含义;基层疲态治理还能走多远;干部工作责任重大,身心压力超负荷等。基层治理关乎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群众基础的扩大,关乎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实现。有干部坦言,这些基层“小事”,潜藏巨大隐患,如果得不到治理,可能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新城乡 2020年12月21日
中纪委机关刊:公权力运行中的这些“内卷”现象,需要警惕! “‘内卷’是一种陀螺式的死循环,无论是个体,还是某个组织、行业,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会如同车入泥潭,难以自拔。而公权力运行一旦出现‘内卷’现象,危害更大。” 新城乡 2020年12月18日
贺雪峰:中央禁止“强推村庄撤并”,废止“增减挂钩”制度刻不容缓 山东合村并居拆农民房子背后的关键就在于误以为增减挂钩指标可以创造出财富,而不懂得增减挂钩只是一种政策手段,最多只具有转移财富的功能,绝对不可能创造也财富来。 新城乡 2020年12月18日
谨防严谨程序下的隐蔽形式主义! 在“照章办事”的外衣之下,基层干部身不由己,甚至“有苦难言”:他们往往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被动形式主义多隐蔽在认真部署、狠抓落实的“严谨”程序之下,隐蔽性、传染性较强,值得警惕。 新城乡 2020年12月17日
县域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超大城市城市病凸显而中小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不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效率,也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必须强化县域城镇的增长极作用,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 新城乡 2020年12月15日
贺雪峰:农民的宅基地不能承受之重 有人说农民都进城了却仍然占用着农村宅基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却不说农民家庭往往只是年轻人进城而年老父母仍然留守村庄,且进城农民的城市化并不稳定,他们随时可能还要回到村里。有人说农民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只要将宅基地价值显化,农民就可以一夜暴富,不知道有什么法术可以让农民宅基地搬到城市中心变成寸土寸金的建设用地。 新城乡 2020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