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农村未来的三大群体:县级领导、村级干部和村民核心 以县委书记为代表的县领导群体、以村党支部书代表的村干部群体和以村核心人物为代表农村精英群体,则又是影响中国农村未来的关键中的关键。 新城乡 2021年08月25日
桂华|“枫桥经验”精髓是坚持人民的群众主体性 在社会治理领域,政府负有积极责任而非全部责任。没有全能的政府,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要保持一定的责任边界,否则,不仅成本无比高,而且会破坏社会基本秩序。 新城乡 2021年08月20日
莫让“差不多”成为基层治理的隐形障碍 他们对工作缺乏热情,能少干不多干,甘愿平庸,绩效平平;甚至遇事推诿,工作时间干私活,工作溜号,出工不出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长此以往,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 新城乡 2021年08月17日
农民为什么不能理解村干部? 不顾农民的愿望,不搞调查研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农民最厌恶的作风。在农村要想当好村干部,必须要团结广大农民群众,事事处处为农民着想,真干事,干实事,一步俩脚印。这样的村干部,农民才会欢迎。有了农民群众的支持,农村的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希望农村的村干部,都能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导者! 新城乡 2021年08月16日
吕德文:优秀的村干部是如何炼成的? 张书记却很可能是当前理想型村干部的标本:有钱、有闲、有经验。张书记家庭条件不错,有一家小型的保洁公司,妻子在管理,足以维持家计,这使得他可以成为事实上的“全职干部”。更重要的是,其在外闯荡的一线工作经验,以及对村庄的熟悉,使之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村庄工作的复杂性。 新城乡 2021年08月12日
基层干部被“多头领导”的现象值得重视 在工作中,领导之间如果沟通不够或者沟通不畅,那么彼此就不会顾及彼此,所有的任务压力都会集中到被“多头领导”的干部身上,为了赶任务、赶进度,干部不得不在工作质量上打折扣。 新城乡 2021年08月06日
教授的哽咽:不理解政治,我们就难以真正理解命运… 不管一个社会的GDP总量如何之大,只要有一部分民众仍然衣食无着、低人一等,这个社会在本质上还是贫困的,只不过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已;不管一个社会的文化产业多么发达,高等教育如何普及,只要大多数富人过着醉生梦死、为富不仁的生活,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必然是低下的。 新城乡 2021年08月04日
基层公务员:“副科病”,要人命 副科病在县乡基层有广袤的生长空间。以某地为例,正科级实职只有200个,而副科级实职却多达1200个,中间1000人的差值就是副科向正科前进时的炮灰,这1000人是“副科病”的典型代表。 新城乡 2021年08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