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治,如何让“拖星”干部无处可“拖”?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人民论坛注意到,当前,有个别干部出现不作为、假作为、冷作为和少作为的情况,被群众称为“拖星”干部。这类干部有的为了利益主动“拖”,有的因能力不足消极“拖”,有的怕担责任甩手“拖”,还有的害怕困难躲着“拖”。 新城乡 2022年03月16日
领导干部要慎对“饭局”:有一种饭局,吃的不是饭而是局 饭局虽小,兹事体大。作为领导干部,手里掌握着各种各样的资源,拥有大小不一的公权力,所以不是什么饭局都可以“慨然应允”“欣然赴约”的,得三思而行。 新城乡 2022年03月09日
乡村振兴三大误区:样板化、错位化、非农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在一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甫一起步,就存在跑偏苗头:乡村振兴“样板化”、建设主体“错位化”、发展取向“非农化”。这些倾向与中央倡导的战略要求是否相符?与农民群众的期待是否合拍? 新城乡 2022年03月07日
难以忽视的农村阶层分化 东部农村已经有了明显的阶层分化,阶层意识逐渐显性化,并开始出现较突出的阶层隔阂和区隔现象。据调查,东部农村的阶层分化首先是“村庄里的分化”,除此之外,它还有“高度分化”、“富人在村”和“上层农民规模大”三个典型特点,村庄诸多政治和经济社会现象都与这些特点相关。 新城乡 2022年03月04日
朱启臻:乡村振兴急需培育三类人才 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 新城乡 2022年03月03日
杨华 | 基层体制要保有冗余,基层工作不是效率越高越好 基层工作不是效率越高越好,基层体制要有备份有冗余,有制度冗余、机构冗余、时间冗余、组织冗余、资源冗余,备而不用,备而不转,真正要用的时候方有大用处。 新城乡 2022年03月01日
最新通报背后,基层治理正面临三股势力冲击 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我国执政者治国理念的历史性突破和巨大飞跃。但如何将全部公共权力纳入法治轨道,真正实现对当权者的驯服,使当权者不再执迷于追求特权,而是真心实意地保护人权,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重大的时代课题。 新城乡 2022年02月24日
袁梦 | 村干部为什么不欢迎产业扶贫项目? 过去几年脱贫攻坚过程中,国家以产业项目的方式划拨大量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贫困地区的村集体,用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然而笔者在中西部地区调研发现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产业扶贫项目成为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很多村干部表示,“产业项目资金多,但都不愿意要。想要建基础设施,但没钱”,“这钱不要不行,但钱又不好用”。在后脱贫时期,以产业扶贫项目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亟需得到重视。 新城乡 2022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