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在3月开展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通知明确提出要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三十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缓解视力疲劳。

此前,“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课间圈养”“厕所社交”等话题引起广泛热议。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捉迷藏、跳皮筋、跳绳,丰富的课间活动让不少人的童年回忆成为人生中最为五彩缤纷的一块拼图。但近年来,一些学校推行“文明休息”,课间不准大声喧哗、不准走出教室等,干预剥夺孩子的活动和成长,以“文明”之名,行“野蛮”之事。

课间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次通知的印发,不仅将“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三十分钟的大课间更是鼓励孩子走出教室,跨向户外进行活动。

一方面,课间休息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怀。看似简单的课间是孩子紧张课堂之间的“调节剂”“加油站”,长时间延续性学习消耗孩子注意力资源,适当的活动和放松不仅能有效帮助大脑恢复注意力,更能缓解疲惫和心理压力,以防出现厌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课间活动促进孩子认知、社交和情感多元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模式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但在孩子们情感表达、人际交往等深层次需求上有所空缺,导致出现“厕所社交”怪象。在课间,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培养社交能力,学会情绪管理,健全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有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社会适应。

值得深思的是,课间为何被虚置?孩子为何被“圈养”?究其背后原因,是学校和父母对孩子安全责任归属的博弈结果。学生安全是家长底线,平日校园生活的肢体磕碰冲突,会遭到家长的“兴师问罪”,安全事故发生后,家长难免有“过度追责”倾向。为此,一些学校和教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躺平心态,采用一刀切方式规避潜在问题。

保证学生在校安全至关重要,但绝不能因噎废食,让安全问题束住孩子的手脚。高质量课间,需要多方携手共建。校方要精准平衡精细化管理、学生安全,以及课间自由间的平衡,日常宣传安全教育,建立长效排查安全隐患机制。教师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力度,合理规划时间,考虑不同和年龄阶段孩子的需求和爱好,激发孩子积极性,制定丰富的“活动套餐”,如结合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文化项目,引导学生有序参加,寓教于乐。家长给予校方更多的信任和理解,家校共育,在平时生活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在遇见矛盾和冲突时,理性与学校共同解决。

教育不应是束缚孩子的“抑制剂”,而是唤醒他们灵魂的“黄金养分”,将课间还给学生,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片刻自由,更是得到思想的深层次解放,享受成长的烦恼和快乐。用教育的温度,鼓励孩子在校园中茁壮成长,在温暖的阳光之下,拥抱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供稿:夏一欢(三河镇)

原标题:《洪声E评 | 让“短暂课间”成为孩子灵魂的“黄金养分”》

阅读原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