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书记从部队复员后一直当村干部,1995年以来担任武北村村支书已有26年了。武北村是淮河边的一个普遍村庄,1100人,2200亩耕地。程书记最大的梦想是将分田到户时为公平而分得十分细碎的承包地,小块并大块,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程书记认为,小田并大田才是当前三农工作的关键。小田并大田,整个农村工作就可以理顺了。可惜,上级不重视小田并大田这件事,且土地确权后,小田并大田更加困难了,大田看起来就只能是做梦了。

淮河流域土地肥沃,麦稻连作,水稻亩产可以达到1300斤,小麦700斤,麦稻两季总收入可达2800元/亩,家庭投入劳动不计,扣除生产成本,每亩可获收入1500元。种30亩地,一年收入5万元。虽然有点辛苦,与外出务工相比,却可以保持家庭生活完整,兼顾家庭老人小孩的照料。因此,村庄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夫妻通过流转土地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武北村耕种30亩规模的农户有20多户,自发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每亩土地流转费二、三百元。

之所以流转费这么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过于细碎。村里一个老党员,有10亩承包地分成20块,他的地白送也没人愿种。分田到户时先将土地分等分级,再按人均分,所以承包土地都很细碎。土地确权进一步将土地细碎分散的格局固定了下来。

耕种30亩地,分为几十块,造成严重的耕种不便,尤其难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如果将细碎地块小田并大田,农户劳动力投入和生产成本都大概要下降三分之一以上。

程书记的想法是,虽然农户个体无法做到小田并大块,集体却可以做到。具体地,他有两个设想:第一,将全村所有耕地按每亩600元租金收归集体合作社,合作社再将耕地重新划片,形成连片大田后,再以700元/亩转包给愿意耕种的农户。

第二个设想是,通过合作社,将所有农户土地流转过来,通过全托为农民提供服务,也就是由合作社组织耕种全部的农地,按保底价(租金600元/亩)+分红,来解决当前土地细碎的问题。

程书记以上两个设想都是要解决耕地分散不方便耕种的问题。通过小田并大田,大幅度减少生产投入,节约劳动力,就获得农业收益的净增加。

程书记的办法受到进城不再种田农户的热烈欢迎,因为这样一来,进城农民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租金收入,还可能分红。但受到村庄正在种田“中农”的强烈反对。一方面是“中农”希望自己种田有收益,另一方面土地集中,租金由二三百元涨到六七百元,利益就会受损。同时,村庄仍然有70%农户家庭中老年父母仍在种地,他们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当然,更大的问题是,合作社流转土地后,由合作社来经营,如何保证合作社能有效经营,是一个大问题。程书记的设想是买农业保险,万一亏损,有保险保底就问题不大。但是,保险只能防意外,却不可能防合作社集体组织几乎必然存在的搭便车和无效率问题。

实际上,程书记所在村的附近就有一家国有农场,国有农场的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与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差异很大,最重要的是,国有农场的耕地只是有限度地租赁给农场职工,农场职工没有长期不变的耕地承包权。所以,农场可以依据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职工实际耕种经营需要,对土地进行调整,可以做到一户一块田,当然是一块大田,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收入。

程书记的梦想就是学习国有农场的现行土地制度以解决当前农地细碎化的问题。一旦农地细碎化问题得以解决,农业问题迎刃而解,三农问题的大部分就解决了。

当前村级治理中有很多繁琐的工作,程书记以为,当前村级工作没有抓住重点和要害,因为重点和要害是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以及承包权与经营分离所导致土地细碎化的严重效率损失。

现在的问题是,地权分散和由此造成的地块分散,主要来自于当前农地制度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来自片面强调农村土地承包权长期不变,来自前不久的土地确权。上面的农地政策不改变,程书记的大田梦也就还只能是梦啊。

来源:新乡土(ID:xinxiangtuzhongguo)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