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2016年提出发展特色小镇以来,特色小镇以令人始料不及的速度站上了风口!


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中表示: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严格测评及优胜劣汰。


特色小镇是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淘汰不合格小镇,对地方来说,是及时止损;从全局而言,则是对特色小镇发展方向和轨道的纠偏,有利于各地特色小镇事业更稳、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目前499家特色小镇,大部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特色小镇如何跳出“死亡陷阱”?


一  

一批目前失败的特色小镇清单


成都龙潭水乡


2013年4月,成都龙潭水乡开街运营,各种促销活动,加上尝鲜效应,开业头三天保守估计涌入13万游人。如今,繁华景象只是昙花一现,运营的商家只有几家,多是普通小吃,大部分店铺关门歇业,曾经风光的乌篷船从水里来到旱地,可谓极大的讽刺。


失败原因:前期项目与设计定位的失败。环节策划存在问题,龙潭水乡位于的区域属于待发展地域,除了建筑之外,文化上的混乱、业态上的空白导致主题特色不明显。


同时也低估了成都人的消费需求,龙潭水乡号称清明上河园,但现实却看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内容,导致文化灵魂不明确;商业思路老套,没搞清产业核心,没有自己的商业特色和亮点,无法留住人心。


和仙坊民俗文化村


陕西富平县和仙坊,曾经一个多么火热的词,现如今只剩冷清的街道。


失败原因:从项目规划设计来看,“民俗村模式”同质化严重,景区设施简陋、没有结合当地文化及习俗,而只跟商业有关,并无特色。


运营方面,该项目是典型的农村开发旅游项目,由当地居民自营,非统一运营,项目缺乏长期的运营资金。


负责人急于在任期内做出政绩,对开发项目缺乏周密调查,不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与市场需求。单纯模仿,复制克隆,使游客在大量的膺品景观面前产生审美视觉的疲劳。产品结构单一,创意差,设计粗,品位低,施工劣,体现不出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


作为万达集团进军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山之作,2014年12月20日,武汉万达电影乐园和汉秀剧场顶着“武汉双骄”的光环同日开门迎客。


据万达官方介绍,武汉万达电影乐园由世界多家顶级特效公司耗时两年半打造完成,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约3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室内电影主题乐园。


然而,号称世界唯一的,运营仅仅19个月的室内主题公园万达电影乐园于2016年7月31日暂停营业,并对外宣称要进行整体升级改造。许多市民调侃道,电影乐园还没去逛过一次就关门了!不过后来有消息称,武汉电影乐园或将被改造成为武汉首个室内滑雪场项目。


失败原因:项目欠缺规划理念,体验环境差,公司管理层不懂旅游市场行情,在管理上也缺少一个核心领导团队,运作缺少灵魂,娱乐项目过于单调,缺乏刺激性;衍生产品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创新的设计,价格又高出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主题乐园要有特点和文化内涵,如果跟其他乐园之间没有差异化,没有创意、创新精神,搞跟风建设,最终结果也是死路一条。主题公园项目是系统集成项目,涉及资金投入、科学技术、文化积淀、创意创新、建设运营、知识产权等等,中国的落后是全面的,不仅局限在技术角度。


模客小镇


宁波市余姚的模客小镇曾入围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余姚不仅是文献名邦,杨梅甲天下,现代工业下的模具五金、塑料电器也是在全国响当当的!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余姚国际模具城的启动了,当初可谓是轰轰烈烈。


当地街道,市政府、宁波市政府,乃至省政府也是相当关切的。工地去了一趟又一趟,去了一波又一波,售楼部墙上放满领导人的照片,省重点工程项目的广告满天飞,多好的氛围多好的项目。


就是这么好的一个项目居然已经停工一年了,工地杂草丛生,这样一个特色小镇等不到为期三年的创建验收就要戛然而止了,真让人唏嘘不已!


失败原因:政府的承诺没有兑现,资金断裂被迫停工,由于开发商在小镇创建之前,与模客小镇概念进行了捆绑,造成小镇部分在谈的企业、客商暂缓到小镇投资。


另外,模具行业专业化强,投资成本高,企业投资很谨慎。在政府扶持下,特色小镇成为经济建设热潮,大批量的特色小镇兴起,各地急于出政绩,模仿复制,导致题材单一,主题不明确,没有创意,对于消费者来说,视觉疲劳,没有吸引力,容易导致小镇的发展走下坡路。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2016年5月,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试营业。然而只过了一年半后,商铺纷纷关门,游客数量锐减。在蓝田县县城附近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里,大量商铺已经关门,门上贴着“空铺”。


但房间遗留的招牌、废弃灶具物料等显示出不久前还开门营业过。绝大部分商铺关门,而巷道里也几乎空无一人。还在坚持营业的少量店铺,被集中在中间平台的巷道里营业。这里的游客三三两两,与当年鼎盛时人流如织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失败原因:各景区竞争客源,急于瓜分着“白鹿原”这个文化资源;民俗村里的人造景区,一味模仿大同小异,配套不齐全,投资回本重任,商铺招商困难,导致主营业务是小吃。


民俗村没有认真调研定位就快速上马,结果造成业态单一、招商难以为继、持续吸引力不足,文化内容千篇一律,文化特征表现不出来就很难激发需求,需要更加精准化,主要还是定位和市场问题,定位不准、运营方法、盈利模式不准确。


常德德国小镇


德国小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畔,南接七里桥及丹阳路,北临柳叶大道,整个街区呈细长型。德国小镇总经营面积约2.8万平方米。环境很好,只是平时没什么游客。网友点评目前德国小镇就是几家卖咖啡、披萨、服装、酒吧店子,没什么特色!


失败原因:交通压力大,小镇设施配套不完善,建筑风格和文化主题单一,经营管理混乱,商品、饮食以及文化底蕴缺少大众化,没有吸引力。


项目定位存在问题,小镇主打异域风情,却没有很好的利用欧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引进德国的市场同时也要配合中国国消费者的需求,后期运营管理模式混乱,导致外来小商小贩大量涌入,破坏产业链接。


常州杨桥古镇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杨桥古镇,地处太湖、西太湖、宜兴的中心地带,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随着古镇越来越受追捧,许多地方纷纷效仿,这也导致不少古镇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失败原因:古镇开发的战略定位有错,缺少商贸人流以及与老街文化有关的产业集群支撑,没有强大的宣传广告的支撑引流和营销团队的打包引流。


政府扶持的古镇,保存了大部分古镇的原始风貌,但原住民的迁出一定程度上还是损坏了古镇的文化与习俗,其次,太原始的古镇虽然古色古香,但是没有一定的商业产业和推广,缺少了人气。


咸阳东黄小镇


随着袁家村等民俗村崛起,陕西咸阳市很多县也开始模仿这种商业模式。和袁家村同样在礼泉县的东黄小镇,2015年开业仅一年,曾经热闹的街区如今空无一人。


失败原因:民俗小镇过于千篇一律,统一的风格,甚至统一特色,造成审美疲劳了,选择了省时省力的“照抄”模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特点,定位不明确。


特色小镇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元素和打造文化符号,找准定位,别人的东西可以适当模仿,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东施效颦不可取。因地制宜,尊重本地建筑风貌,依山傍水,保持原真性,保留原有居民,谨慎移植,实现以“文化+产业+旅游+生活”四位一体协调发展。


宜昌市龙泉铺古镇


地处湖北宜昌市夷陵区的龙泉铺古镇是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之一,开业不足两年,当前的经营状况却已惨不忍睹。


据知情人士介绍,龙泉铺古镇招商情况一般,总共店铺有两三百家,入驻的商铺仅70家左右,入驻率不到三分之一,开门迎客的只有二三十家,其他的就只是挂了一个招牌,常年不开门。


失败原因:经营管理不善,公司内部人事争端,招商政策没有力度,导致商铺入驻率低,体量利润受挤压。


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商铺开门,没有及时的运营推广,无法吸引游客,古镇的主要产业是白酒,产业链单一,项目打造定位存在问题,古镇打造要结合当地文化习俗,而不是单一的商业产业。


二 

特色小镇为何丢了“特色”?


特色小镇从“扎堆开建”到“批量倒闭”,最终沦为“空心镇”“鬼镇”,表面看多是客流减少或项目烂尾所致,根本原因则是规划建设、产业结构、文化底蕴、项目定位、运行模式等方面先天不足。


有的特色小镇,在创建中失去了“特色”。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添加几件老物件,再配一个略带古韵的名字,便敢冠以“历史文化古镇”,最后难免成为千篇一律的“旅游小吃一条街”。此前,有网友改编的歌曲“小镇故事少,充满假和抄;看似一个样,吃喝差不多”,就唱出了一些特色小镇面临的尴尬和困境。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自认为特色不够,还把种植养殖业作为特色小镇项目进行申报,或直接让房地产成特色小镇建设的绝对主角,实质上变成了打造“特色别墅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跑偏,也是一些地方官员盲目跟风、追求政绩的官僚主义、机会主义作祟的结果。其痛点和难点在于: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运营难度大,因此地方政府要在找准特色小镇发展定位、模式、机制等基础上,积极打造具有排他性和独特性的“原生IP”,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地方官员要把它当做“百年老店”来规划建设,而非为官一任的政绩。


特色小镇如何自救?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打造特色小镇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特色小镇生于创新,也只能成于创新。改革作为制度创新,正是特色小镇的灵魂。


特色小镇难在产业上,苦在特色上,倒在房子上,差在文化上,死在市场上。优秀的特色小镇究竟该如何打造?


必须以观念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以要素创新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全面的创新发展,赢取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新进展!


1.要回归文化


立于文化,回归文化才是小镇成长与发展的根基。怎样能让小镇文化回归呢?归结起来基本需要以下五大核心元素:


一是独有的精神地标、政治地标、社区与公共空间;


二是名人故居、庄园农场、博物馆、文化传承与教育机构;


三是特色品牌美食、手工、物产市集、风俗规矩、生活方式与特色企业;


四是独特宗教仪式节庆、展会赛事与相关类别上下游产业;


五是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旅游民宿和生活体验。


2.创新设计是灵魂


想要真正打造一个符合人们预期,并且能满足现代人消费需求的小镇,必然需在创意设计上苦心雕琢。小镇的设计,是对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融合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注入丰富多彩的产品体系,完善便捷舒适的设施配套,让文化、游憩、生活相得益彰,形成三个大世界:


一个“博采众长并别有风情”的文化世界;


一个“陶情适性并流连忘返”的游憩世界;


一个“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桃源世界。


3.要完善产业


小镇的产业是小镇的核心内容,也是小镇文化、规划、建设、研发、运营、管理 应该围绕的中心内容。


打造优质特色小镇,首先需要摸清自身的优势资源,基于优势资源选择和完善产业组合,形成以旅游所代表的全面升级体验服务模式为产业内容。


4.要回归体验


一个优秀的旅游目的地,除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还应当给人全方位的“感觉体验”享受,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五个维度的累积,最终呈现给游客一种独特的,可辨识性的感觉,构成游客对旅游小镇的评论和口碑。

综合自人民网、新华每日电讯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