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王德太,1938年2月生,枣庄市市中区人,中共党员。从事陶瓷业长达半个多世纪。曾任枣庄市陶瓷三厂副厂长,枣庄市陶瓷工业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工程师。

  【访谈背景】

  早在南北朝时期,枣庄先民就掘土为窑,煅烧陶瓷。随着薛城区中陈郝村隋代古窑址的挖掘,中国北方的白瓷、黑瓷甚至青瓷的文明遗迹,撩开神秘的面纱。鲁南高岗山丘起伏,在有煤田的地方,就伴随着逶迤的高岭土层,这些都是瓷业发展极为重要的资源。而古运河发达的水系,又为枣庄陶瓷货通四海提供了低廉的运输通道。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陶瓷业作为枣庄市轻工业的支柱型产业,不仅经济体量巨大,而且事关千家万户,带动的从业人员众多。最为繁华时,枣庄先后办起4个市直陶瓷厂。

  90年代中期,中国陶瓷业陷入瓶颈期,昔日繁荣鼎盛的景象加速走向衰败,就连当时叱咤风云的十大瓷厂也难逃一劫。王德太从事陶瓷业长达半个世纪,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枣庄陶瓷业的兴与衰。访谈现场,王德太的弟弟王德平也陪在一旁。这位曾经在枣庄市陶瓷一厂工作多年的党总支副书记,先后在枣庄市轻工业供销总公司、枣庄市陶瓷工业公司担任过经理,对枣庄陶瓷工业生产、流通情况更加熟悉。然而,他却不愿意多说。休息间隙,王德平感慨道:曾经辉煌的枣庄陶瓷工业,只能留在记忆里了。黄昏时分,老哥俩带着口述历史采访人,来到陶瓷三厂、陶瓷四厂旧址。草丛之中,曾经的陶瓷新品外墙砖依然紧贴在颓墙之上,而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布局中,枣庄轻工业如何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走社会主义道路

  齐村陶瓷有了三社一厂

 【口述内容】

  王德太:我叫王德太,1938年生。从我的父亲、爷爷这辈上说,几辈子都在做陶瓷。齐村这个陶瓷,传说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生产。后来,到明朝末年,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了。

  1949年前后,我家还有上一代留下来的窑炉,有厂房。我的家人,我的叔叔,还有我叔兄弟这几个,还找了几个外人,就干了。那个时候生产主要都是手工操作,利用模具,那时候连石膏模具都没有,就利用陶土泥做的这个模具。

  我父亲在当地来说是个巧匠,酒具、酒壶、酒盅,提梁的、端把的,有好多种。还有一个灯台,我记事的时候,没有煤油,就用豆油、花生油,用这个点灯。这个灯具,跟现在的灯具一样,也有低档的,也有高档的,好比说低档的两毛钱一个,高档的都能卖20块钱,这就是看你的手艺,你做得精巧不精巧。还有蜡烛台,以前阔点的家庭,为了明亮就点蜡烛,在大客厅,八仙桌子、太师椅,你得摆上好看的蜡烛台。

  1955年开始,国家号召走社会主义道路,走集体化的道路。先是有几家组织起“陶瓷互助组”。有樊树林一家,张元香一家,张元桂一家,黄允珍一家,可能就是这四家组织起这个互助组。1955年互助组组织起来以后,因为产量能形成一个规模,在一个口里往外出,这样外地的客商也就多了,多了以后产品销路也好,效益就好了。

  由于互助组见了成效,县里又开会动员。我父亲的身体不好,让我参加了几次会。大家热情很高,1956年就组织起陶瓷生产合作社,叫“齐村陶瓷生产合作社”。那个时候这里属于峄县,县政府看峄县的工业,特别是地方工业很少,1956年就派了工作组,有韩家祥、张文娇、杨大勤等6个人,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了解。到1957年10月1日,我们齐村陶瓷生产合作社正式转为地方国营峄县齐村陶瓷厂。这就是这个厂的来历。

  规模上,齐村陶瓷原来一年就是几十万件,到了1956年成立合作社就变成几百万件。1957年建厂以后规模就更大了,特别是到了1959年,那一年上交利润40万。那个时候的40万可不是个小数。到了1962年,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齐村陶瓷厂变成了三社一厂,这三社有缸社、盆社、碗社,还有一个白瓷合作工厂。这样1962年就分散了,三社一厂各自经营。

1974年至1975年期间的王德太

  【历史现场】

  王德太的父亲做了一辈子陶瓷,到了70多岁还不想退休。最后王德太硬逼着他退,说了一句“绝情”的话:“我的老爹啊,你要再干,我在厂子里,我都不好说,人家都退了,你还在这里!”

  老人退休后,没两年就病倒了,去世了。虽然王德太跟他说:“你那个作坊,我给你留着,你想去就去,你不想去你就不去,你想天天去都行。”但是老人说:“我老了,我不能见人了……”他成天蹲家里边,后来憋出病来了。

  “他热爱,他很热爱陶瓷。”王德太后来多次跟弟弟王德平说,他觉得对父亲太亏欠了,“哪能想到是这个后果?他原来身体很好,70多的人,一袋子石膏50斤,他搬起来就走。唉,他确实太热爱这个行业了……”

  改造窑炉,改进设备

  枣庄陶瓷产量大增

 【口述内容】

  王德太:我分在陶瓷二社。陶瓷二社就是生产盆的,瓷盆。三社一厂分散以后,从经营上来看,人家外边来的客户跑这家跑那家,不方便。再一个从这个技术上,从资金利用上来说,也不是那么灵活。人家都说把财聚起来,古人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结果分散了,你要是想扩大生产就困难。

  到了1964年,市工业联社就派了孙晋亭,把缸社、盆社、碗社三个社合并起来,枣庄市叫齐村陶瓷社。白瓷合作工厂是单独的一个厂,它那里主要是生产饭碗、茶具、酒具、电器这些东西。

  那个时候,我是做盆的工人,思想也比较进步,经常地找找领导提意见,因为孙晋亭没接触过陶瓷,他也喜欢找我,我也喜欢跟他说,后来渐渐熟悉了,他也想重用我。当时用的那个窑,这里叫馒头窑,就是个土窑,也叫自然窑。孙晋亭去了以后,听我说馒头窑耗煤量大,烧出来的陶瓷质量也差。后来得到了信息,说是淄博的湖田创建了一个倒焰窑。于是,孙书记就说咱去看看去,我就跟随他到了淄博湖田。到那里以后一看,确实比馒头窑先进。通过找他那里的技术人员、领导、工人,交谈以后,了解到操作起来也比馒头窑要好操作,烧出的陶瓷质量还比较稳定。

  我们的馒头窑是一面加热,基本上都是靠着辐射传热,所以用我们干陶瓷的行话来说,对流传热的速度比辐射传热效率大的多,而现的馒头窑其对流传热的比率它几乎没有,因为它是从一面烧,从前边烧到后边,温差就比较大。靠近火的这面,温度就高;离得远的地方,温度就低。因此质量上就有差异了,颜色上、烧成的瓷质上也就不一样。到了湖田以后一看,它的窑炉两面加热,两面加热和一面加热就不同了。好比说,4米宽的窑,要是从一面加热,得辐射4米,可两面加热,一面辐射只要2米了,这样的话,温差小了。再就是工人的操作,也不要那么辛苦。因为有的馒头窑宽七八米宽,往里加煤的时候,20厘米的小火门,你要向一边甩个三四米,这个技术要求就很高。同时,条件也比较艰苦,因为陶瓷烧成温度都在1200℃左右,咱说实话,1200多℃的温度,你不靠近还不管用,靠近了,条件确实差。把烧窑的人脸都烤变色了。

  因此,到湖田那边一看好,煤耗也能降低,质量也好。回来以后,我就开始根据那边的测量数据,还有他们介绍的经验,结合我的经验进行计算、设计、画图。我文化水平低,只上过中学,没什么较深的理论,所以这个事就摸索着干。设计好了以后,找工匠来建。第一个窑建起来以后,觉得很好,就是说基本达到理想状态。于是就这样开始大面积地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这是在窑炉方面。

  孙书记一看,觉得我还行。到后来,换了个李本富书记。李本富书记一看,我这个人能干出事来,他怪喜欢。他说,我们的粉碎设备成型设备能不能也改进改进。

  陶土加工原来都是用牛拉碌锤。粉碎的时候,都是在地面上摊好陶土,用牛拉着大石磙子,就这样一点点粉碎。那个时候还没有电,我们就买了个柴油机,买了锤式粉碎机,粉碎原料,都觉得很先进了。另外,做碗用的泥比较细,原来是怎么生产的呢?地下砌了个圆型槽子,用了有一米半到两米的大石磙,让牛拉着转动,这叫微压泥。压好了泥浆以后,再放池子里去,风吹日晒再经沉甸后地把这水再放出去,最后形成泥,再稀泥挥出晾晒后送入作坊。后来我上江苏省宜兴参观,发现他们在地表上建了池子,建了池子以后,利用电动的机器转动,这样一看怪好,就把这个技术移到齐村。确实,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原来用牛拉着,现在用机器,质量也好了,产量也高了。这是说原料加工上面。

  再就是成型机械。那时候厂子毕竟底子薄,组织这个合作社好像才100多人,反正一直到1964年,也就是一百五六十个人。那个时候因为是合作社的性质,国家又不投资,什么都是你自己挣钱,滚雪球式的发展,所以发展的速度也慢。这样,人家外地的,有的基本上实行半机械化、机械化了,咱这呢?总不能坐等吧?于是社里就决定成立一个技术革新小组,由我任组长,到几个产区参观,比如淄博、宜兴、唐山等这些地方,看了以后也有所收获。那个时候外地都是是生产缸、盆,生产基本上都是从陶瓷机械厂买他们生产的成套设备,但那时候我们单位的资金少,买不起,于是乎怎么着,就自己设计。自己设计以后,要跑废品收购站,因为在废品收购站购买我们需用的零部件便宜,也实用。

1983年,王德太(右一)任陶瓷三厂副厂长期间,外墙砖烧制成功,电窑、生产线都是自己设计

  【历史现场】

  齐村陶瓷产品曾经销到河南、湖北以及江苏北部,甚至到东北三省。量大,但效益较低,毕竟当初制陶还是靠手工,就业人数多,利润率却不像搞日用瓷生产的高。齐村陶瓷合作社从国营厂下放后,底子薄,资金有限,许多技改要土法上马。为了省钱,王德太到乡村采购站去淘,看到能用得上的件,就买回来,自己刻制陶模型。

  “有困难你得自己解决。所以这个事怎么办?这个事咱得想办法。”王德太介绍说,“当时有一个叫渠志恋的木工,他的木工手艺好,但没有文化,看不懂图纸,我用泥块做好样子看着刻。刻完模型到他厂里加工。这样就先从小缸做起,生产套四缸,就是一套四个:1号、2号、3号、4号,先从小的来。大型缸的吊装施工怎么办?制作工序,人家用机械,咱是用杠杆,弄一个杠子,杆子另一边找人压。缸模外边用铁板卷成模子,里边用石膏,石膏以后做成缸的外形,内型就用样板刀。这样一试,也怪好。这样接着,从小的4号、3号、2号缸,一直到1号缸,缸成型的方法一块改了。”

  产量上去了,供销社愿意包销。全都是一次成功,众人欢呼雀跃。作为王德太来说,陶瓷厂生产产品,能减少销售的环节就挺好,所以齐村陶瓷产品就由枣庄市供销社下属的土产站包销。那时候,齐村陶瓷,包括合作社与一个厂,年产量能达到五六百万件。

  工业迎来大发展

  枣庄有了四个陶瓷厂

 【口述内容】

  王德太:那时候的套四缸,1号缸口径大概80厘米,高度在1米以上,装粮食、装水,还有盛油的、盛酒的,还有搞腌制的,反正需求量很大。

  1970年以后,国家号召发展工业。看这个缸的销路很好,山东省轻工业厅就来人到枣庄考察,建了一个枣庄市陶瓷一厂,就是生产大缸的。1973年,市维尼纶厂因为产品问题下马了,有一片闲置厂房。于是,上级就把白瓷工厂单抽出来,把它的厂址移到西垎塔埠,就是后来的陶瓷二厂。原来我在那干的、生产缸的合作社就变为陶瓷三厂。后来又办了陶瓷四厂。这样枣庄市直属有了四个陶瓷厂。

  陶瓷三厂先前生产缸,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缸的需求小了。厂子你也得改进,于是乎从1982年开始,实验外墙砖,就是咱现在建房子外边贴的瓷砖,室内的叫内墙砖。外墙砖和内墙砖的区别在于外墙砖含水量低,冷了它冻不坏;内墙砖一经冻,它都能出现裂纹,这是内外墙砖的分别。后来由于市场的变化,陶瓷四厂又生产内墙砖。刚开始烧小的,叫108,到后来又实验成了152的大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几个区和乡镇一看这个能赚钱,市场需求量大,于是市中区、台儿庄区、薛城区、滕州,相继都建了工厂。不少公社也都纷纷建厂,还有的村里甚至个体都在干。后来因为我在陶瓷公司,我知道这个数,日用陶瓷加内外墙砖最高年产量能达到1亿件。

  那个时候,做陶瓷的有名的师傅,像张文合,张元湘、张元桂、樊树林、杨成立他们做缸可以说是个巧匠。我的老父亲叫王俊林,是个做盆的巧匠。另外做缸的还有黄允珍、张元喜等,做盆的还有李兴贵、黄士荣、项守田、王永志等,做碗的像吴建业,还有杨继堂。李玉堂、肖守奎等还有做砂壶的,李继亭、李德平、李德森、李长春、王锦仁等。还有肖首奎,这些都是会操作的能人。

  那个时候,作为陶瓷行业,工人工资上还行。像我,1957年我工资是33块零6分,到我快退休的时候,一个月600多块钱了。我是1998年退休,那时候将近700块钱。至于奖金,那个时候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咱还是属于一个薄利的企业。那时候,政府号召“先生产、后生活”,这个话我记得,当时的情形就是国家不号召你发多少奖金,不是像现在发的奖金多了。像我来说,从33块06分,到700块钱,翻了20倍,对吧?

1987年9月,王德太挂职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副镇长,负责钢瓦厂技改

  【历史现场】

  制陶行业内有一句俗语“趁热窑”,趁热装窑,能省煤。传统的馒头窑出窑的时候,温度很高。曾经有一次,王德太上去出窑,那么高,他一不小心,把一个缸碰碎了,碎片落到肚皮上,一下子烫了一个泡。现在,他的肚皮上还有一个疤。为了防高温,窑工大都穿上棉袄、戴上棉帽,湿了水上去出窑。后来兴起的倒焰窑要比馒头窑进丶步,出窑的时候工人只要在窑外面操作就行了。

  四个陶瓷厂相继成立后,整个枣庄的窑炉革新换代。陶瓷一厂于1970年就建了隧道窑,烧的缸全部是用这个隧道窑生产的。后来陶瓷二厂建了三条隧道窑,那是烧瓷的。陶瓷三厂也建了两条隧道窑,另外还有电窑,烧瓷砖。而内墙砖、外墙砖都是用辊道窑。

  对比来说,从工人操作来说,馒头窑、倒焰窑的窑炉比较高,都在七八米,往上装窑、出窑,得要一个很大的技术性,另外是体力劳动、强度也高。改成隧道窑生产以后,基本上就在外边操作。窑没有那么高了,不要费那么多劲了,也没那么热了,更重要的是节省煤。

  希望枣庄陶瓷再创辉煌

【口述历史】

  王德太:1984年,我到枣庄市陶瓷公司任生产技术科工作。1988年、1989年那会儿,陶瓷工厂逐渐地都不行了。我个人看法,不是原料问题,不是销售问题,而是这个家底儿没有了,银行又断奶,所以没办法经营了,只有停产。工资你得发吧,煤炭你得买吧,我刚才说了,陶瓷行业,本身就是个薄利的行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解决不少人的就业,这是最大的社会效益。这时大家只追求只要经营效益,大家都一起上,原来你生产1万件,他生产几十万件,最后达到了年产1亿件,最后延续了一段时间,市场它已经满足了,消费者就要挑拣了,就要压你的价了。你看最后,厂子到八几年的时候,没办法才有季节价。什么叫季节价呢?基本上从春节以后一直到九十月份都不好卖,直到年底才好卖。消费群体还是咱们普通老百姓多,一到年根了,都想买点家里过年用的东西,这个时候的陶瓷销量大。那么,六七月份那个时候怎么办?就弄季节价,我降价5%,他降价10%。你看陶瓷二厂月产几百万件,产量这么大,降价5%,这个钱就很厉害了。但是企业想谋求生存,什么点子都用上了。那也扭转不了局面。

  最折腾的家底没有了,我有这么个看法,是企业盲目调整造成的。你看陶瓷一厂和陶瓷二厂,原来它是烧煤的,后来用煤气,薛城焦化厂的煤气。那时候焦化厂说,我每天都有十几万立方的煤气往外排放没人用。作为我们陶瓷行业,烧煤气,烧天然气,这是特等的燃料,因为很干净、没有灰尘。一听说这个事,那就改,设备进行改造,停产改造。改造成了以后,这个煤气没用几天,一会儿停气了。用煤气烧窑那是24小时不能间断的,因为你这个窑炉想要达到那一千二三摄氏度的温度,高温连续烧。可是事实是,今天停了气,好了两天,又停,这就没办法了。也必须市里又说焦化厂的煤焦油多,说这个煤焦油气量大,产量也大,压得库存都没办法了。所以,先是改成用煤气,再改成烧煤焦油。没烧多长时间,又没油了,再从烧煤焦油改成烧煤。这么一折腾,这就造成工厂的元气大伤。哪次整改都得停产,因为你燃料结构变了停产。几次折腾就把家底折腾得不行了。不光这两个厂,连市中区的卫生陶瓷厂也受到牵连。

  陶三厂、陶四厂呢?陶三厂当时也是因为盲目扩张,大缸的市场需求已经不行了,还新建了103米的隧道窑。同时急于求成,把我那会儿费了很大劲实验成功的外墙砖,为了追求产量,降低烧成温度,质量一下子降低了。用户纷纷的退货。原来咱省里的展销楼,用的是咱陶三生产的砖。后来质量下降,再加上盲目地建窑,以及在市场流行大型砖的时候仍然推出小型砖,市场肯定就不行了。市场不行效益就低了,想生存,就只能降价出售。到后来咱国家的经济结构一调整,银行一断奶,资金基本都滑到底了,你把家底都花完了,你再想借钱,也借不来了。

  【历史现场】

  “一家人干陶瓷,对陶瓷行业确实有感情。”83岁的王德太热情饱满,思路清晰,对一些细节的描绘颇为生动。访谈快结束的时候,王德太说:“枣庄陶瓷的产量能从年产量几十万件,提高到年产量1亿件,对我这个老陶瓷工人来说是个莫大的鼓舞。当然,后来枣庄陶瓷说不行就不行了,让人难过。在这里我呼吁,社会上有能者、智者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作为国家也适当地进行一些投入,再让枣庄陶瓷辉煌起来。”

  采访时间:2021年10月22日

  采访地点:枣庄市市中区红石榴商务酒店

  采访人: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