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大多知道,在大清帝国乾隆朝晚期,大英帝国特使马嘎尔尼访华,要求觐见乾隆皇帝而又不肯三跪九叩,只愿行“鞠躬”与“吻手”之礼,这让乾隆皇帝非常反感。


后来经过一番纠结 ,乾隆爷答应可接受“单膝下跪”和“吻手礼”。


觐见时,马嘎尔尼提出请清廷允许英商在珠山(属山东青岛)、宁波、天津等地贸易,在广东、北京建贸易货栈,改变澳门和广州的运输税等等,均被乾隆皇帝一概回绝。


也就是说,对英国特使要求展开贸易谈判的请求,清廷根本就置之不理。


事实上,即使当时英国人愿意按照三跪九叩之礼觐见中国皇帝,乾隆帝也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即位以来,帝国已是太平盛世,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根本不需要与外国人通商。


乾隆皇帝于是下了一道谕旨,称大清礼仪仁爱,朕对那些诚心入贡向化的属邦,“无不加之体恤,用示怀柔,如有恳求之事,若于体制无妨,无不曲从所请”;然与外国通商不符合中国定例,况中国应有尽有,不需要互通有无。


因此,谕旨“晓谕尔国王,当仰体朕心,永远遵奉共享太平之福”,今后若“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


谕旨说到这里,乾隆皇帝还不忘正告英国特使:“勿谓言之不预也!”


乾隆的这道谕旨,实际上是向西方宣告了中国不可能与外夷开展外交与商贸往来。


这个政策,使中国错失融入世界潮流的良好机会,晚清帝国接踵而至的被动挨打命运,也从此铸成。


乾隆皇帝虽不愿与西方发展邦交、互通有无,但是英夷既然来了,也要向他们炫耀一下大清帝国的光辉形象。


按照中国原有的礼制,对于前来朝贡的外邦,皇帝只对其国王和正使、副使进行赏赐。


但是对马嘎尔尼使团的这次访华,乾隆皇帝却给予了破格礼遇,上至正使下到黑人仆从,都给予了赏赐,甚至留在船上的士兵和水手也人人有份。


乾隆皇帝这样做,目的是让远隔重洋的蛮夷对天朝上国留下良好印象,让英国人感受到大清帝国所呈现出来的“繁荣富足”。


此外,为了让英国人更加形象地体会到中央帝国的盛世景象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还专门为他们安排了戏剧演出。


类似给前来朝贡的外藩使者编排的戏剧,毕竟有着很强的功利目的,所以内容贫乏,唱词基本上千篇一律,主要戏目有《海不扬波》、《年年康泰》和《太平王会》等几出。


而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考虑到英国毕竟不同于中国周边的传统藩属,于是给马嘎尔尼使团多增加了几出戏码,譬如昆剧《四海升平》。


《四海升平》是一出明代传奇形式剧目,南北调轮换唱,主角文昌唱北调,配角唱南调。整个戏目的开场与谢幕都是北调,这也是一出歌功颂德的戏。戏中以古圣贤君来比喻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以四海龙王的朝拜来比喻英吉利的来朝。


宫中的御用文人们居然改了唱词:“故有英吉利国,仰慕皇仁,专心朝贡。其国较之越裳(指越南),远隔数倍。或行数载,难抵中华。此番朝贡,自新正月启舶登程,六月已抵京畿矣。此皆圣天子,仁德格天,所以万灵效顺,非有神灵护送而行,安能如此迅速。载之史策,诚为亘古未有之盛事也。”


马嘎尔尼虽然看了戏,但他并不明白剧情所要表达的政治目的。他一门心思希望看完戏后,能够与大清国就商贸往来事宜展开谈判。


观戏过程中,他甚至向陪同的朝廷大员和珅表示,使团留在北京,愿意自掏腰包,承担逗留在京期间的全部费用。


马嘎尔尼对和珅说:他奉英国国王之命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与中国开展贸易通商的谈判。如果把这次来中国的目的,仅仅理解为祝寿、给大清皇帝磕头、然后听戏,那实在失去了此行的意义。


但是让马嘎尔尼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戏看完后,和珅向马嘎尔尼说明,朝廷不会同意英国的要求,然后通知他们可以离开中国了。


这个结局对于马嘎尔尼而言,无疑是一个噩耗。不用说,马嘎尔尼的使命彻底失败了。


马嘎尔尼碰了一鼻子灰,大为不快地离开中国,回到伦敦。


在后来的《纪事》中,马嘎尔尼写道,清朝自立国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


为什么退步了呢?因为清政府的故步自封与妄自尊大。


马嘎尔尼写道:“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