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南京大学近日明确表示“拒绝国际”排名,消息公布之后引发广泛关注。


  南大校方日前在一份文件中表示,在《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和《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编制中,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该校明确指出,今后办学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强化注重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增强学科建设自信。

  事实上,不只是南京大学拒绝国际排名,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曾在一场专家座谈会上深入探讨了“洋指标”的利弊,并明确提出从2022年起,不再向任何世界大学排行榜公司提供数据。2021年,兰州大学也主动退出了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

  据了解,国际排名长期以来被视为高校“兵家必争之地”。THE、QS等世界大学排行榜,也成为国内学子们留学的重要参考。另外,在企业招聘工作中,国际排名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但近年来,这些排行榜因为评价标准不一、排名情况常与既有认知不一致,饱受诟病。

  一直以来,教育部历来不赞成、不支持搞大学排行榜对高校进行简单的综合排名,并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

  据悉,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最早引入SCI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次数等,并将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作为国内首个引入“洋指标”的“吃螃蟹者”,如今,该校主动“去国际排名”,也有着相当的指向性意义。

  光明日报刊发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谢波的文章认为,对于高校来讲,虽然国际排名的热度和“信度”不复从前,但决定“去排名”仍需要很大的勇气与策略支撑。而且,排名也并不是说想去即去,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因为,“排名思维”已根深蒂固,短期内惯性仍存。大学国际排名的影响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大学,“去排名”的短期阵痛巨大,存在一个事实上的“危险期”。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排名存在一定的不客观性。媒体人左中甫发文认为,给大学排名大多是商业化、市场化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并不提倡简单的综合排名。尽管这样,在没有更好判断标准的情况下,考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往往要把大学排名当作重要的参考依据,高校完全无视相关排名并不可取。在这方面,有的大学过于看重排名,主动迎合或被动配合相关排名机构,拿钱买名、交费进位,助长了大学排名中的不正之风;还有的高校,为名所累、被名所困,把办学目标与大学排名相捆绑,甚至将其作为办学的“指挥棒”。这些都是在办学理念和方向上出现了偏差。

  中国科学报刊载文章报道了一些“洋指标”给国内高教界带来的乱象。相比于造假、买榜等不正当行为,国际排行榜更大的杀伤力在于,高校按国际排名指导办学。我国某高校新闻专业创办尚未满10年,按照泰晤士、QS的排名体系,就已经排在世界前50名,远超国内老牌新闻院校。

  况且,在国际排名这一“指挥棒”下,高校在自身发展的各方面规划上显得浮躁且盲目。排名与资源分配挂钩,以排名来指导学科建设,这导致学科的发展不均衡。

  在这项追逐排名的游戏中,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被耗费在提高排名上,纯粹的科研和教学因而被冷落。真正想静下心来做科研的人也不得不被功利化的趋势裹挟,灌水、学术不端也因此屡见不鲜。

  同时被伤害的,还有大学的教学质量。从排名中,我们无法知晓老师们的课上得如何,学生学到了什么,真正体现学校办学质量的因素被忽视了。

  那么,拒绝国际排名后,拿什么评价一所高校办学的优劣?公众又该如何建立对高校的认知?

  谢波教授认为,大学要破除固有的排名思维。大学可以被评价,但大学不该被排名。大学一旦参与排名,会导致攀比甚至产生“唯排名”现象,而这又会关联到基础教育阶段,对整个教育生态都非常不利。大学要回归其最重要的价值——育人。因此,大学评价体系也应该以育人效果作为最主要、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大学发展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培养人才上,而不是其他任何方面。只有在育人方面实现和创造价值的大学,才可能是一所好大学。

  客观地说,创一流高校、建一流学科,都需要有世界眼光。淡化国际排名,不是不要国际参照,而是要以开放的胸怀、务实的态度,对国际排名做科学、理性的审视、梳理,审慎确定“对标”的对象与方式。

  南京大学对国际排名的拒绝,是一个好的开始。

  拒绝排名,本质上拒绝的是对简单指标的盲目追逐,而转而回归大学教学育人的本质。

  当然,大学淡化国际排名,不能只靠大学自身,同样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力量。后者有必要联合其他职能部门,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评价体系,进而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评价体系。

            注: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