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文:责任“层层甩锅”,要害在形式主义 解决基层“责任甩锅”现象,关键是要改变不尽合理的基层治理结构。基层治理重心下沉,除了治理资源的下沉,更重要的是基层自主性的重塑。业务部门要重新回归到主业中去,与基层紧密合作,共同把基层事务做好。出了问题,上级部门和基层单位需要共同承担责任,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责任甩锅”。 新城乡 2021年04月19日
杨华:农民过什么样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当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对儿子的期待都被看空之后,儿子在家庭中也就失去了以前的重要性,夫妻关系越来越重要。“财产”是过日子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是评价日子过得好、红火与否的唯一因素,只有在“人”和“礼仪”等前提条件存在的情况下,其作用才会凸显出来。 新城乡 2021年04月16日
刘奇:时代很快,“三农”很慢 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在难以预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人类各种新型灾难面前,防患于未然,遵循自然规律,守好乡村这个可以退守的后院,应是明智之举。 新城乡 2021年04月16日
杨华:修路能改变农民的观念? 农民不会跟与己无关的“外边世界”进行比较,而是跟身边的人进行比较。只要身边的人不改变,他们就会自得其乐,沉浸在田园牧歌之中而对“外边世界”无感。只要身边的人有哪怕一丁点变化,他们都会立马感知出来,这是他们的敏感点。身边人一改变,他们就要效仿其道,乃至想方设法“弯道超车”,你一旦改变,其他人也同样感知,进而形成比较与竞争的正反馈,推动农村的改变。 新城乡 2021年04月02日
想干事而不敢干事……基层管控困境值得关注! 当前,在基层治理中滋生出一系列管控困境:在各式各样繁忙工作之下,基层治理中的“管理”变成了“管控”、“严管”变成了“严控”、“管好”变成了“管死”,由此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工作心态,并最终导致基层干部中存在“创新担当缺失”“能干事而不敢干事”的“难作为”问题。为什么在一些地区“管好管严”会变异为“管住管死”?这些管控困境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治理? 新城乡 2021年03月31日
修路能改变农民的观念? 这二三十年来,西南某省一些村寨虽然外出打工的人不少,却并没有给寨子里的生活面貌和观念带来太大改变。不过,随着近年大西南大修路以后,这些情况却有所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新城乡 2021年03月30日
农民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气” 村庄中的“气”,一般产生于村民之间的密集交往。这种“气”的程度和救济机制视村庄的预期长短而论。随着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村庄的预期逐步缩短,村庄中的“气”及其救济机制也在变化。 新城乡 2021年0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