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有怨无声”:为什么? 基层干部反映问题如“迎风吐口水”,有自找麻烦的“危险性”,结果导致“有怨无声”,可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因此,必须对这一问题足够重视。 新城乡 2021年03月26日
尴尬的村委会:值得警惕和深思的基层关系 对村民而言,某些村委会其实没有什么用,不仅无法代表村民行使权力,也没有能力代表村民意见,还没有时间从事自治事务,更别谈为村民“做主”了,有心无力,也就只能卖卖“红薯”了。 新城乡 2021年03月17日
肖琳|农村第一书记制度的实践 “第一书记”制度是传统时期干部下乡制度的延续。从既有研究来看,主要是从治理视角和资源视角来理解第一书记制度,即象征着国家力量的第一书记是如何进入、融入村庄社会,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是如何衔接以及对接效果如何。然而,作为一种下沉的治理力量,第一书记是官僚组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组织性身份同样会影响第一书记制度的具体实践。所以,从组织视角切入或许是理解第一书记制度的另一种路径。 新城乡 2021年03月15日
无根仪式:农村婚丧仪式的锐变 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聚焦于“乡村振兴”,要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显然,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婚丧仪式的变化是思考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视角。 新城乡 2021年03月04日
有种加班叫“灯光为领导而亮” :形式主义加班害了谁 “局长办公室的灯亮着,科长的灯就不敢关,科员也得干等着”,这其实是一种陪加班。因为工作需要,自身责任心强,领导加班值得赞许。有些工作需要下属配合,也能够理解。也不排除,有些领导只是为了摆威风,通过让下属陪加班,来体现权力快感。 新城乡 2021年03月03日
刘奇:耕地之外,乡村还有红线要守 乡村改革务必避免把乡村变成“城市剩余资本”投资分肥的竞赛场,如果只有少数精英、商人、能人大户从中获益,就违背了乡村振兴的初衷。农民利益必须“止损”,农村一切工作都应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加以审视,同时应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组织化程度,增强话语权,提高谈判地位, 保障和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新城乡 2021年02月25日
有一种声音认为要“终结村庄”? 中国乡村的变迁,是迭代而不是换代,要宜居还需要宜业,保障食物更应有多种功能。因此,精准把握未来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功能定位、价值逻辑及思维方式,是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关键。 新城乡 2021年02月22日
任亮亮:村民小组长选举危机和背后的逻辑 村庄的保守型发展让年轻人有建设家园情怀却没有干事创业的舞台,这个村庄抓不住年轻人的心。村主任的工作方法是情、理、法多种多样的结合,这要靠经验的积累,同时也必须真正与村民打成一片。 新城乡 2021年0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