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严智勇特约记者徐心怡)“连心晨会”共议创建短板、“管家模式”织密“创建网络”……生祠镇积极开展环境提升、文明氛围营造等各项创建工作,全面巩固深化创建成果,助力“文明之花”在生祠盛放。

“公共区域环境是否需要维护、邻里间矛盾关系如何调解……”每周六早上8点,生祠镇东进村例行召开“连心晨会”,党员、村民代表在会上你一言我一语,激烈讨论着文明创建过程中的环境整治问题。“老百姓对创建的诉求在哪里,工作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东进中心村党委书记张金荣说,会上梳理的问题,散会后立即执行,村民看到后直夸村工作人员效率高。

人居环境改善是生祠镇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工程。今年以来,生祠镇坚持日常清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发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共建共享和美乡村。生祠镇还广泛动员村干、党员、村民代表、保洁公司成立村级环境清洁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环境美化系列工作。生祠镇探索的“管家模式”,通过组建“红色治理团”,成立商户、居户、租户自治联盟,推动环境卫生、经营自治常态化、自觉化,营造人人爱护环境、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

“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建设也要跟上脚步。”生祠镇宣传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生祠镇将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作为创建重要工程来抓,多元开展基层道德讲堂,加大“美德善行榜”宣传力度,加快基层志愿服务站建设、农家书屋普及程度,让文明“触角”延伸至基层每个角落,实现人文素养美、道德情操高、文明风气好的社会氛围。

眼下,生祠镇各项创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生祠镇将各类工程列入镇级文明创建“微实事”中加快推进,分步分批补齐建设短板,确保让群众切身感受创建带来的新成果、新变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