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参政议政,围绕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构建我市产业集群、打造幸福河湖等热点难点问题,出实招、献良策,提出了很多高质量提案,件件关乎发展,处处表达民意。市委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狠抓提案的推进落实,政协提案件件落地有声,为靖江争当现代化建设“东线第一帆”作出积极贡献。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召开之际,让我们一起聚焦委员们2023年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的真知灼见。

鼓励银行机构加强创新为我市“智改数转”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提案第1002号:关于鼓励银行机构加强创新、为我市“智改数转”提供坚实金融支撑的建议

提案人:朱惠健

建议:一是成立专门组织,统筹金融支持“智改数转”工作,协调各银行机构统一行动,积极落实市政府提出的“智改数转三年行动方案”。二是加强激励考核,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企业的“智改数转”支持力度。三是建立“智改数转”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银行机构能贷、敢贷和愿贷。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答复:一是综合运用政府采购服务、项目有效投入补助、科技积分和贷款贴息等方式,为企业“智改数转”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引导鼓励金融机构设立“智改数转”专属金融产品,将银行支持制造业贷款增速和增量纳入驻靖银行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三是结合企业经营特点、行业属性、资产规模等要素,确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跟踪式服务,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落地。

锚定数字化赛道转型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提案第1016号:关于锚定数字化赛道转型、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朱全球

建议:一是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水平。二是以强化数智引领、政策扶持激励、赋能特色产业等举措,用智能数智推动靖江高质量发展。三是立足群众生活新需求,在衣食住行等领域,以智慧城市建设优化为民服务。

市工信局等部门答复:一是提升数字政府管理效能,启动区域社会治理大数据治理平台建设。二是开展智改数转提质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动人才支撑,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提案第1049号: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

提案人:中共界、特邀界

建议:一是探索“党建+营商”服务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建成效凝聚发展势能。二是着力增强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可获得度,持续深化金融、保险、担保、创业就业载体平台等政策支持。三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搭建线上线下有机交互的营商环境监督体系。

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答复:一是深入实施“靖心服务”计划,选派党员干部开展挂钩助企专项行动,为企业发展、资金争取等提供专人专班服务。二是设立“暖企助企”服务专窗,纳入“惠企政策兑现”功能,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三是以“清风清障,暖企护企”为主题,聚焦基层行政执法、窗口服务与作风等方面开展全程监督。

构建我市产业集群

提案第1051号:关于构建我市产业集群的建议

提案人:民盟靖江基层委员会

建议:一是选取我市现有优势产业,力争形成1~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培育引导一批新兴产业集群。二是引进具有新思维的企业家和行政管理者,培养掌握新技术的青年精英和产业队伍。三是强化亲商环境营建工作,建立全景式高维度服务工作机制。

市工信局等部门答复:一是深化产业研究。聚焦“四群五链”,强化产业集群思维,抓好强链补链延链,坚定不移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围绕各行业领域需求,依托怀德学院、省靖中专校及现有的教育阵地,加大举办行业峰会和论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做好项目服务。开展全市产业项目发展调研,画精画细招商图谱,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

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提案第1069号: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建议

提案人:顾蓓

缓解民营企业用工难

提案第1005号:关于缓解民营企业用工难的建议

提案人:工商业联合会

建议:一是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广泛开展招聘和就业宣传活动。二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部门联动,推进校企合作交流。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四是引导企业改善招用工环境。

市人社局等部门答复:一是深耕“乐业马洲”就业品牌,搭建线上招聘矩阵。二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发布人才需求目录,举办高校引才活动。三是发放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和保障重点群体就业金等,落实政策保障。四是引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优化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环境,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在靖就业的后顾之忧。

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

提案第1042号:关于创新驱动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的建议

提案人:工商联界

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青年引领城市未来为重点丰富青年友好政策。一是通过“靖江校园日”等招才引智活动不遗余力吸引青年人才来靖发展。二是发挥“音乐节”等文旅融合项目影响力集聚更多青年群体打卡参与。三是搭建“青年建功平台”围绕靖江优势产业激发青年科技创新活力。

团市委等部门答复:一是构建“共青团+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模式,常态化协同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二是全面深化“社区青春行动”,建立健全“团委+街道+社区”的微信塔群,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青年组织动员体系。三是联合人社部门,常态化开展“乐业马洲,就业护航”活动,为靖江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青年人才支撑。

建议:一是加强后备企业培育,统筹运用金融、技术、人才等政策工具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建设优化“企业服务云平台”,做实惠企服务工作。三是充分利用政策引导,选取一批头部企业进行专精特新培育,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发展。

市工信局等部门答复:一是围绕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进行梯次培育。二是配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专员,进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助推专精特新企业提档升级。三是组织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工信部中小企业“揭榜”项目,新增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4家,省级34家,泰州市级90家。

致力金融高质效服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案第1050号:关于致力金融高质效服务、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经济界

建议:一是立足针对“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发展、特色创新领域”三个方面,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二是聚焦解决“提升信贷审批效率、产品适配程度”,持续优化信贷产品,破解精准服务问题。三是持续建设“信用评级体系”,整合部门涉企数据,努力打造统一权威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保障。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答复:一是通过成立“党建+金融”服务站、建设四级产融服务体系、搭建靖江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展“行长服务重大项目专项行动”、组织各类政银企对接活动、推动企业上市等方面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二是鼓励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审批流程,扩大首贷和信用贷覆盖面,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效性和精准性。三是开展“数智赋能”行动,对各单位和部门涉企数据进行归集整理,汇总至全市数据模型系统,探索建立我市信用评级体系。

建设休闲食品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休闲肉制品之乡

提案第1055号:关于建设休闲食品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休闲肉制品之乡的建议

提案人:展旭东

建议:一是推动靖江肉类协会制定休闲肉制品生产标准,举办行业论坛、产品展销等活动,树立中国靖江休闲肉制品行业形象。二是积极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服务。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集中招引培育一批大型“链主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休闲食品供应链基地、技术集成和品牌创新基地。

市市场监管局答复:一是鼓励、帮扶企业参与标准化组织及活动,将专利转化为标准,建立先进标准体系等。二是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产业转型、技术革新提供良好环境。三是充分发挥龙头效应,发起行业活动,打响园区品牌,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助力建设。

加强我市建设工程项目标后监管

提案第2003号:关于加强我市建设工程项目标后监管的建议

提案人:张剑

建议:一是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主动担责,形成合力,推进标后监管体制改革和创新。二是完善信用评价体系,优化招标文件,做到既有利于培育地方企业,也能为重大、复杂等项目选择到实力强的企业。三是加强对标后监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监管工作人员的业务综合素质,提升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市行政审批局等部门答复:一是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二是努力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市信用平台互联互通,扩大信用报告应用范围。三是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探索“线上+线下”新方式,打造一支学政策、钻业务、练技能、强服务的高素质监管队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