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溜溜的“虎头”、神气威武的“眼睛”、憨态可掬的“耳朵”,虎头鞋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如今,随着时代变迁,虎头鞋已不多见。在我市城区江山路,88岁的老人周秀芬一直坚持制作虎头鞋,不希望这个传统手艺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做虎头鞋的手艺是我年轻时自学的,没想到一做就是30多年了。”见到周秀芬时,她正在赶制客户订做的虎头鞋。年轻时候的周秀芬针线活出色,看见同村长辈做的虎头鞋样式特别好看,她便依葫芦画瓢,慢慢地掌握了制作要领。后来,周秀芬和老伴搬到了城里帮忙照顾外孙,她便在家附近摆了个摊,现场做鞋现场卖,打发空闲时间。“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去十几双。现在买的人少了,难得有客人买给自家孙辈穿,也有小年轻买来当工艺品观赏的。”周秀芬告诉记者,曾经跟自己一起出摊的9位好姐妹,也只有3人在坚持制作虎头鞋。

一双精致的虎头鞋,周秀芬需要2天时间才能完成做鞋样、粘合、拉边、收口等一整套的制作工序。尤其是鞋的虎眼、虎嘴、虎鼻,不仅要靠针线和布缝制而成,还要辅以刺绣、打籽等多种针法。“绣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尤其是老虎的眼睛,通过斜45度角的绣法才能确保眼角饱满,两眼有神。”周秀芬说,别看鞋子只有巴掌大小,但是每道工序一点都马虎不得,这样制作出来的鞋子才能既舒适又好看。

 

几年前,女儿退休后,周秀芬便寻思着把这门手艺传给女儿。让周秀芬意想不到的是,女儿对制作虎头鞋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技术还不错,母女俩配合得十分默契,细节部分交给女儿制作,周秀芬也很放心。“只要自己的身体状况允许,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周秀芬说,如果还有人对虎头鞋技艺感兴趣,她会倾囊相授,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虎头鞋、爱上虎头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