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兴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纪武驾驶收割机,将新桥镇礼圣村绿色稻米示范基地最后一批水稻收割完。基地不远处的礼圣村稻米加工中心内,粮食烘干机组、大米生产线不停运转,工人们在电子定量秤前,称重包装。
礼圣村依托全村1780亩农田,以集体资源入股,成立礼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兴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靖江伟伟精制米厂合作,发展稻米种植产业链,打造“种、收、储、销”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绿色稻米是标杆,附加值高,我们优中选优,建成了83.47亩绿色稻米示范基地,今年第一年种植就喜获丰收,总产量达84500 斤。”礼圣村党总支书记沈勇介绍,基地绿色大米冠以“泰之缘”商标,采取“团购+电商”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致力于打响“泰之缘”绿色大米品牌,提高礼圣村大米知名度。今年,除了绿色大米外,礼圣村普通大米也包装上市,预计大米总销售额可达5000万元。
“我们的稻米加工中心总投资1000万元,配备的都是自动化生产线,最大日生产能力达 200吨。除了村里1780亩的稻谷外,今年还对外收稻谷,目前已对外收购近8000吨稻谷。”靖江伟伟精制米厂负责人刘汉龙介绍,生产的900吨大米已销往苏锡常等外地市场。
随着今年稻米加工中心建成投用,新桥镇首条“种、收、储、销”一体化稻米种植产业链落地礼圣村。从一粒稻米到一个产业,礼圣村花了两年时间。优化提升农田灌排系统,完善田间机耕路,让“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礼圣村稻米从种植、收割到运输、干燥、储藏、加工等全过程实现机械化作业,助力粮食增产。礼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项目,兴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规模化种植全村1780亩农田,伟伟精制米厂负责收购、销售稻米,预计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
“稻米产业已成为礼圣村的主导产业,带动村民们共同致富。3281位村民作为礼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民,除了可以获得每年800元的农田流转费外,还可以根据项目收益情况享受分红。”沈勇说。
农关国本,粮系民生。礼圣村将深耕粮食产业,整合本村和周边村的其他农产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数字化、智慧化是农业的未来,我们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推动现代信息与控制技术在粮食种植上的应用,做大做强稻米种植产业链。”沈勇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