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靠泊作业现场。张汶舟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旭 朱其)昨天上午,在靖江引航站高级引航员王荣达等人的引领下,10万吨级CAPE型外贸海轮“施密特将军”号顺利靠泊江苏省煤炭物流靖江基地项目二期码头,成为该码头开放后靠泊的最大外轮。
省煤炭物流靖江基地项目二期工程是提升江苏省煤炭应急安全储备能力、保障地区能源供给的省重点建设项目,配套建设10万吨级煤炭卸船泊位1个,设计年通过能力600万吨。今年8月底,二期工程配套码头通过省级口岸对外开放验收,成为今年以来江苏省唯一获批的对外开放泊位,也是近五年来泰州市唯一获批对外开放的泊位。今年9月21日,码头迎来首艘外轮——长199.99米的利比里亚籍“英纳河”轮。
“CAPE”船即“好望角型船舶”,由于吨位和体积较大,“CAPE”船对港口的水深和基础设施要求非常高,能够接纳的港口并不多。“施密特将军”号船长250米,宽43米,吃水深度11.2米。靖江引航站引航业务科科长唐仁康介绍,靖江引航站发挥“荣达创新工作室”技术优势,制定靠泊方案,并与海事、码头等单位对航道、靠泊时间等进行充分论证,确保了该船的安全顺利靠泊。
“此次10万吨级海轮的靠泊,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也更好地适应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煤炭中转运输需求,进一步提升能源安全储备能力。”江苏秦港港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朝志介绍,今年1~9月份,省煤炭物流靖江基地已完成煤炭装卸1660万吨,预计年底煤炭吞吐量将突破2000万吨,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达产。下一步,基地将更好发挥省煤炭供给安全“蓄水池”和“调节器”作用,持续提升能源安全储备能力,为保障全省能源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