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夏峥姣摄影盛义

市中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列入省政府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惠丰卫生院入选国家统筹疫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典型案例,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提高到98元,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达50.62%,65岁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80.97%……今年以来,我市卫健系统高效统筹医疗健康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工委书记、主任陈焕新表示,卫健系统正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分工明确、循环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建设高质量发展幸福城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陈焕新介绍,我市将继续抓实健康靖江、医防融合、职业健康、基本公共卫生、院前急救五个方面,织密织牢全民健康防护网。以健康城市、卫生镇创建为抓手,形成市镇两级同发力、多部门协同、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的大健康大卫生综合治理新格局。规范建设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制定履职清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责任体系,全力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近年来,卫健系统加大补齐短板力度,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继续提升市级医疗机构综合实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供给水平、就医服务质量,提质扩容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市人民医院试点完善公立医院制度设计,落实现代医院管理措施。实施队伍、设施、服务三提升行动,充实村(社区)网底,完善功能配置,提升“15分钟健康圈”服务水平。

陈焕新表示,今后,市卫健委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疏通为民服务难点堵点,重点提升老年健康、中医药适宜技术、婴幼儿健康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规范签约合作,确保2023年底签约率达95%以上。建成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加大中医特色优势和专病专科建设力度。建设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大婴幼儿、儿童健康保障力度,健全完善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做好适龄儿童水痘疫苗免费接种等各项工作,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访谈摘录

记者:今年,卫健部门将通过哪些举措来提升我市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

陈焕新:市卫健委将推动优质卫生健康服务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发展目标。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市中医院和城北医院迁址新建工程,推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市二院争创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年内建成新桥、季市卫生院胸痛、卒中急救单元,不断完善院前急救体系。筑牢医疗卫生网底,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为重点,提升医疗救治精准度和及时性。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年内争创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基层特色科室、5个泰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打造覆盖城乡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记者: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做优高标准公共服务。卫健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陈焕新:市卫健委将全面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优化就医服务环境,增加预约门诊号源,设置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服务窗口;推进省域内影像资料、泰州市内健康档案在诊疗服务过程中的应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开展“流程优化、质量提升”行动,畅通双向转诊渠道;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提升首诊水平;深入开展医疗腐败集中整治工作,重拳打击医疗违规行为,全力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4家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建成健康管理、接诊分诊、疼痛、消化内镜、妇儿、中医、精神卫生、技能实训等八大功能中心,实现基层卫生院胸痛急救单元全覆盖,全市整体构建院前院内危急重症救治“三通三联”一体化绿色通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