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蒋文洁

当前,市农业农村局对标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紧锣密鼓推进“三农”工作。“我们将持续发力农业农村重点项目的招引建设,坚持片区化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崭新篇章。”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孔兴表示。

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专班跟踪服务全市22个在建农业农村重点项目,涉及稳产保供、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产业融合、绿色农业、乡村建设等多个领域。同时,以争创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打造区域性“农技+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为抓手,稳面积、增单产、强服务,多点发力保障粮食安全。围绕“靖江产业未来化、未来产业靖江化”要求,重点推动“特医食品及功能性食品”“农副食品深加工及预制菜”等产业延链而进。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专题招商、精准招商,引进“大而强”“新而特”项目,推动“鱼菜共生”等项目落地见效,力争全年一产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56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交易)额超260亿元。

在孤山镇智慧生态农业园“数字农场”建设现场,“数字农场”控制中心和无人农机装备库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加紧完善配套设施。8月20日下午,市农业农村局项目专班工作人员、发展规划科科长高鹏来到这里,和孤山镇党委挂职委员鞠弈秋一起查看项目建设进度。孤山镇是我市“江海运长·靖廪粮仓”三产融合发展区重点打造区域,“数字农场”建设项目是智慧农业建设和粮食科技集成示范的重点项目。高鹏表示:“我们将紧扣‘三个大抓’核心任务,实施‘一项目、一专班、一方案、一清单’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力赋能。”

产业振兴激活了乡村发展活力,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和农户增收致富。市农业农村局鼓励更多村联合组建强村公司等经营实体,实施“飞地”经济、抱团发展等新型路径,突破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占比不断提升。

人居环境与乡村产业振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增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5个、巩固长江禁渔工作成果……市农业农村局厚植乡村绿色底色,进一步强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运营,重点打造“靖江福地·沙上上品”沿江生态片区,争创省级示范片区,引导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源投向片区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让和美乡村幸福宜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